7月24日,引汉济渭输配水干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在北京召开。水利部水规总院副院长刘志明主持会议、省水利厅副厅长管黎宏出席会议并致词。
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是实现调水水量配置并发挥效益的延伸性工程,主要由黄池沟配水枢纽、南干线、北干线和21条支线组成。工程从关中配水节点黄池沟起,输水干线西到杨凌,东到华州区,北到富平,南到鄠邑,输配水区域范围东西长约163公里,南北宽约84公里,总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受水区直接供水对象为关中地区渭河两岸的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杨凌区4个重点城市和所辖的11个县级城市和1个工业园区(渭北工业园高陵、临潼、阎良3个组团)以及西咸新区5座新城,受益人口1411万人。
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在批复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即要求“加快受水区输配水工程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尽早发挥工程效益”。2015年9月,经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联合印发了《引汉济渭输配水干线工程总体规划》。2015年11月,组织编制完成了《引汉济渭输配水干线工程项目建议书(初稿)》,并通过了水规总院的审查。2016年以来,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胡和平对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给予了重点关注。2016年上半年,娄勤俭书记两次和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进行了深入对接。2016年8月,国家发改委同意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设计年引水量3亿立方米以上、供水对象较为重要的骨干工程建设内容,可由国家发改委直接审批,并按规定予以中央投资补助,统筹纳入172项重大水利工程范围。至此,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立项取得重大突破。
管黎宏代表省水利厅向水利部、水规总院多年来对陕西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可研审查会将有效促进输配水干线工程与调水工程压茬推进,为输配水干线工程在国家层面获批立项提供基础和前提,将对输配水干线工程可研报告进一步优化调整和修改完善,实现费省效宏的目标。同时要求引汉济渭公司和有关设计单位要在第一时间按照领导和专家的意见,逐条逐项予以补充、修订和落实,加快相关前置要件编制和办理,为输配水干线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如期兑现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奠定基础。
《引汉济渭输配水干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包含水文、工程地质、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布置及建筑物、机电及金属结构、消防、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经济评价共17部分。报告审查将于7月26日完成。
水利部水规总院副总工程师李现社、省水利厅总工程师王建杰、省引汉济渭公司党政主要负责人和省发改委、国土厅、住建厅、环保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交通厅、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以及西安、咸阳、西咸新区、杨凌水务局、报告编制技术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