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陕西:再造关中平原“黄金水道”

[索引号] 11610000016000371T/2012-52380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省水利厅 [ 发文日期 ] 2012-01-30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名 称 ] 经济日报:陕西:再造关中平原“黄金水道”

时间: 2012-01-29 22:29

    李百丰,家住陕西渭南市临渭区辛市镇观西村,一个渭河边土生土长的庄稼汉。“2011年2月17日开工的渭河全线整治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李百丰裹着厚厚的棉袄站在修葺一新的堤防上兴致勃勃地感慨着。因为家在渭河边上,闲暇时,李百丰就走上堤顶为施工队送开水,送西瓜,帮助监理单位查看工程质量,把工程建设当做自家事,每每看到施工人员挥汗如雨,昼夜施工的场面就感动不已。

  “以前每到汛期就睡不安稳,有时候不得不到亲戚家住上十天半个月躲避洪灾。2011年夏季的洪水比我家房子还高,幸亏渭河整治新修的堤防,使我们免去劫难,做梦都盼着政府赶快治好渭河”,李百丰感慨地说,“原来我想着能不遭水灾就不错了,但看电视听广播上说,这次治理渭河不光为了安全,还要修湖、建公园,堤上能通车,沿河新建几个城镇。照这种说法,将来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在渭河边上休闲了。”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在陕西关中平原河长512公里。千百年来,渭河孕育了华夏文明,成就了周秦汉唐盛世,灌溉着两岸1400多万亩良田,养育了陕西省64%的人口,沿线大中型城市密集,集中着陕西省65%的生产总值,是国家经济战略布局中“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地带,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然而,伴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上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今的母亲河早已不堪重负,伤痕累累,是典型的洪水灾害多发河流,泥沙淤积严重,渭河下游地区已经形成了悬河网地带,排洪能力不断下降。水质严重污染,也让渭河流域的开发前景蒙上了阴影。

  2011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如春风吹拂着三秦大地,随后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全面奏响了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的进军号角。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通过5到10年努力,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是文件中含金量高的亮点之一。陕西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征程中,及时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突出防汛薄弱环节建设,全面提升江河防洪能力。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解决渭河问题,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努力,实现渭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重现渭河新的历史辉煌。

  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说:“这次渭河整治更加注重防洪安澜,更加注重人水和谐,更加注重生态景观,计划利用五年时间,静态投资248亿元,对关中388公里河段实施整治,重点是堤防加宽、河道疏浚、河滩整治、绿化治污、两岸开发,不仅要把渭河打造成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还要建成堤路结合的滨河大道、绿色环保的景观长廊、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尽快还群众一河清水。”

  2011年刚过正月十五,冰雪尚未消融,陕西省委、省政府就打响了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的全线战役。

  整治渭河是民生安全的需要,是生态保障的需要,更是陕西富民强省的一着“重棋”。通过对渭河的整治,不但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而且治理好渭河,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关中城市群及其周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造福后代子孙。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复的《陕西省渭河全线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2011年全省计划加宽渭河堤防144.2公里,滩区清障整理280.43公里,堤防淤背10公里,加固续建主槽控导工程8处,修建放淤、蓄滞洪闸2座。

  正如李百丰所说,陕西省渭河整治的目的不仅仅是防洪保安。

  当少数人在迟疑目标与现实相差多远时,在城防段,多数市(区)都采取利用城市、城镇建设堤防保护区土地增值、滩区综合开发等进行融资,补充工程建设资金。西安城区渭河整治示范段采取“企业投资建设,政府验收回购”的BT模式,拓宽融资平台,让社会资金参与公共事业建设,咸阳市泾渭新区的19.5公里渭河大堤,采取BT模式与安徽水利合作,解决了6.94元的资金问题,实现了目标和现实的“零距离”。

  记者在西安城区示范河堤上看到,49米固若金汤的河堤能抵御300年一遇的洪水,双向四车道的滨河大道上车流如梭,堤顶绿化整齐划一,不时有游客停下来合影留念。

  “河道两岸的环境上去了,土地自然就增值了。”西安市渭河工程建设管理处总工郑亦农站在堤防上介绍说,“从2008年10月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到现在还不足3年,沿线的土地价值已经翻了10倍,许多大企业和投资商都瞄上了这块风水宝地”。

  陕西省渭河陕西段综合整治指挥部负责人明确表示,要推广西安的经验,结合城市和道路建设,建设一批水生态景观和水文化旅游景观,同时要加快沿岸经济产业带工程建设,开发一批生态居住、休闲健身度假商务区……努力打造沿渭高效经济产业带。目前,沿渭的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都在积极采取这种模式,社会资金的注入不仅解决了工程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也加快了工程建设的进度。

  寒冬时节,当记者再次来到渭河综合整治现场时,上千名水利建设者奋战在热火朝天的渭河堤防加宽加高建设现场,工地上,施工机械全速推进,车辆往来,机械轰鸣,喜报频传。据陕西省治渭办介绍,2011年渭河综合整治共完成投资42.05亿元,渭河干流堤防加宽工程在建长度219公里,填筑到设计高程的堤防180.4公里,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五年任务有望三年完成。

  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充满信心地说:“五年后,一条崭新的渭河将以更加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三秦大地,滋养着三秦儿女迈向更加绚丽辉煌的明天。”

  再造关中平原上的“黄金水带”,实现渭河第二次华丽转身,五年后,一条安澜的、绿色的、人文的渭河将展露新颜,三秦百姓翘首以待!(宣传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