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公开
陕水复函〔2023〕14号
签发人:郑维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81号提案的答复函
毛平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秦岭北麓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建议》(第28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秦岭区域水资源及保护利用情况
秦岭是长江、黄河中国南北两大水系的分界线。我省秦岭区域内现有大中型水库14个、天然湖泊6个,一级河流8条、二级河流108条、三级河流154条。我省境内秦岭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约190亿立方米,约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45%,年均降水量约820毫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主要河流有汉江、嘉陵江、丹江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保护好大秦岭“中央水塔”,近年来,省水利厅积极履职尽责,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编制印发了《陕西省秦岭水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陕西省秦岭水土保持专项规划》,两个专项规划年限均到2025年,主要涉及我省秦岭地区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和水土流失治理。联合省发改委等5部门编制完成了《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送审稿)》,目前正在走报批程序。
二是实施重大工程建设。为保护和利用好秦岭水资源,“十三五”以来我省实施了引汉济渭等重大水资源利用调配工程建设。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在秦岭南麓汉江干流和支流子午河上分别修建水源工程黄金峡和三河口水库以保护和涵养秦岭水资源,并通过穿越秦岭山脉的98.26公里输水隧洞调水至关中。目前,黄金峡水利枢纽正式下闸蓄水,“引汉济渭”工程一期调水工程完工即将通水运行;三河口水库并网发电;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具备向西安先期供水条件。
三是谋划秦岭引调水工程。为系统、科学利用秦岭水资源,我们谋划了引嘉入汉以及汉中焦岩水库、勉县玉带河水库等一批秦岭地区重大工程。其中,引嘉入汉跨流域调水工程任务为解决我省引汉济渭后期水源和汉江上游生态缺水问题,有效补充南水北调中线后续水源。近期规划从嘉陵江干流宁强县已成巨亭水电站库区引水到汉江上游左岸支流沮河,年调水量5.1亿立方米,引水隧洞总长43公里,工程估算投资50亿元。远期从白龙江宝珠寺水库库区调水至巨亭,再从巨亭调水至沮水,年调水量22亿立方米。目前,线路布置、测绘均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形成初步成果,工程规模与总体布局专题编制完成,拟近期提交南水北调专家咨询委员会。
四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坚持“四水四定”,探索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制定印发了汉江、嘉陵江等6条河流水量分配方案以及褒河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积极管控生态流量,汉江、嘉陵江等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达标。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印发我省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名录,联合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督查、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核查认定及保护区划定等工作,配合《陕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出台,我省3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均在优良以上,5个城市集中式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五是开展水保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发力,近年来,陕南地区累计治理小流域207条,实施坡改梯7052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31平方公里。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遥感监管,核查扰动图斑5779个,查处违规图斑819个,做到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建设,建成国家和省级水保示范园12个,示范带动了全省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
六是强化河湖管理。2018年6月、12月,我省全面建成河长制和湖长制以来,共设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3.5万余名。制定印发了河长制联席会议等八项制度,先后组织开展了河湖清四乱、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打击整治等多个专项行动,累计清理“四乱”问题5478个,河湖面貌显著改善。与川、甘两省河长办建立跨省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机制,汉中、宝鸡市分别与相邻省份有关市加强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完成71条规模以上河流、1168条规模以下河流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编制“一河(湖)一策”1958个,建立“一河(湖)一档”2050个。完成采砂规划40个,涉及河流103条/段,基本实现有采砂管理任务河道采砂规划全覆盖。
二、关于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关于您提出的第一条“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的对策建议,2021年9月,我省建立了以省副总河湖长、副省长为召集人,省河长办主任、省水利厅厅长以及省政府副秘书长为副召集人的省河长办联席会议制度。我们将充分发挥省河长办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协调配合,在省河长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进一步做好沟通协作和联合执法等工作,促进秦岭水污染联防,及时协调市、县际水事纠纷,共同研究和协商解决秦岭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中的重大问题。
2.关于您提出的第二条“切实抓好秦岭北麓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我们将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统一调度,推进闸坝生态调度及生态泄流、生态流量监控等措施保障河道生态流量。重点加强包括秦岭北麓石头河、黑河、辋川河、涧峪河等主要河流在内的秦岭生态保护区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工作,完善包括秦岭北麓石头河水库、金盆水库、涧峪水库等主要水利枢纽在内的秦岭生态保护区重点水利枢纽调度方式,保障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确保秦岭主要河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达标率不低于90%。
3.关于您提出的第三条“加强秦岭北麓水资源利用工程”的对策建议,我们将规划建设包括秦岭北麓东涧峪水 库、石堤峪一库和石堤峪二库、清峪水库、大敷峪水库等主要水资源利用工程在内的秦岭生态保护区多座调蓄水库工程,实现全域乃至不同流域兼顾相济、多线连通、多层循环,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让秦岭水资源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4.关于您提出的第六条“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我们将按照2022年6月在西安召开的六省一市政协环秦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建立六省一市秦岭保护协调机制和建立大秦岭生态补偿机制等意见建议,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同时,我们在包括实施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项目以切实抓好秦岭北麓水资源保护、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将引嘉入汉工程纳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力促项目早日立项以加强秦岭北麓水资源利用工程等涉水工作中进一步认真履职尽责,为秦岭北麓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贡献水利智慧。
感谢您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水利厅
2023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