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B
签发人:魏稳柱
陕水复函〔2022〕38号
对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464号建议的答复函
杨世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渭南市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挖掘扩灌百万亩工程实施促进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46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渭南市水资源状况及灌区基本情况
渭南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黄渭洛三河在境内汇流,全市水资源总量13.13亿立方米,人均236立方米,亩均170立方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589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500毫米左右。渭南市南北黄土台塬塬高沟深,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落差大,地面高程在400~800米之间,地下水储量少,井深大多在300米以上,且单井出水量少,仅用于当地村镇群众生活用水。目前仍有约143.3万亩耕地无灌溉条件,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干旱缺水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造成较大影响。
渭南市是陕西传统农业大市也是全省粮食主产区。市域内现有灌溉面积627.7万亩,其中省属的泾惠渠、交口抽渭、桃曲坡水库3处大型灌区,渭南市属的东雷抽黄、东雷二黄、洛惠渠、石堡川4处大型灌区在渭南市境内有效灌溉面积达380.82万亩;1万亩以上中型灌区共有44处,有效灌溉面积达98.02万亩;还有5万多处井灌区和小型灌溉工程,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型工程结合,蓄引提调并举的农业灌溉网络,多年平均农业用水量9亿立方米左右,占全市总用水量的68%。大中小型灌区的农业灌溉为渭南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百万亩扩灌项目建设意义重大
为有效破解渭南市域内地表水总量少,地下水利用难度大等难题,渭南市提出了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扩灌百万亩农田项目。百万亩扩灌工程规划主要涉及东雷抽黄、东雷二期抽黄、洛惠渠、石堡川水库、港口抽黄、涧峪水库、湭河水库共7处市属灌区扩建与改造工程,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35.63万亩,其中扩灌面积84.9万亩,改善面积50.73万亩。33处县辖灌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2.85万亩。全市扩灌面积达168.48万亩。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新建鹿角河水库1座,总库容960万立方米。建设泵站50座,压力管线188.45公里,渠道407公里,输水管道654公里,建筑物5551座。配套田间斗农渠3758公里,建筑物20750座,输水管道5100公里。建设市水务系统信息化工程等。百万亩扩灌远期规划考虑了与黄河古贤水库陕西受水区规划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百万亩扩灌项目实施后,年可增加粮食产量50.5万吨,经济作物增加效益15.27亿元,年节约灌溉水量2.02亿立方米。将从根本上解决澄城、合阳、蒲城、富平等渭北各县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县城供水、生态用水日益短缺等问题,有利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
三、百万亩扩灌项目进展情况
目前,渭南市水务局全力推进百万亩扩灌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编制完成了《渭南市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挖潜扩灌百万亩工程规划报告》,于2021年8月已列入渭南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2021-2025)重点项目之一。为切实贯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和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原则,结合该项目用水需求与水资源现状条件,对扩灌工程水资源做进一步分析论证。省水利厅将做好技术支持工作,协调处理好项目立项前期有关事宜,争取该项目早立项,早实施,早见效,加快解决渭南市农业灌溉问题。
感谢您对水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水利厅
202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