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B
签发人:魏稳柱
陕水复函〔2021〕3号
对省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第800号提案的答复函
吴双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第80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陕西秦岭区域汉丹江流域在省内流域面积6.27万km2,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总入库水量中有70%源自陕西境内,陕西对保护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负有重要而特殊的责任。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水资源,做好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是我省将长久面对的任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长期以来,陕南3市28县区及沿汉丹江流域90多个乡镇的数百万干部群众,守土有责、护水尽责,自觉行动书写责任与担当,以牺牲自我的发展换取山青水绿,为南水北调让路,放弃工作、关停企业、铁腕治污、移民搬迁、水土保持,付出的代价难以估算,做出的牺牲无法衡量。陕西输出的不仅是一江清水,也输送了陕西人民的深情奉献与博大情怀。
正如您提案中所提到:陕南3市均为原革命老区和国家贫困县连片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均低于陕西全省平均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一方面要同时解决生存发展和稳定脱贫问题,另一方面肩负着保护水质政治使命与责任,保护水质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亟需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和项目资金,尤其是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支撑安康以及陕南3市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厅高度重视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采取项目带动策略,为推进一江清水供京津作出积极贡献。2007-2016年,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陕南3市先后开展了两期治理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74km2,完成总投资38.92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未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水土流失治理,财政部平均每年对陕南生态转移支付约28.7亿元,横向补偿方面天津市政府每年对陕南对口支援项目建设资金3亿元,均用于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我厅也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项目、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创建水保示范园等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进陕南3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据全口径统计,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77km2,完成总投资约19.69亿元。有效控制了水源区的水土流失,全面保障了水源区水质安全,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您提出的“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明确中线工程受水区生态补偿的义务和水源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建议加大对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口协作支持力度”等建议是符合陕西水情、省情、实情的。为了避免“有保护责任而分享不到补偿优惠、有治理要求而又缺乏项目资金、有限制性法规而又无补偿机制”这样的矛盾,我厅多次陪同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来陕调研,全面反映陕西为南水北调做出的贡献,努力探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向中央层面呼吁采取国家投入和受水区筹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南水北调水源区建设基金(或长效生态补偿机制并提高生态补偿额度),永续用于扶持水源区的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也多次通过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等多渠道向国家有关部委呼吁在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启用专项资金开展项目实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高质量推动“中央水塔”保护工作。
感谢您对我省水利水保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水利厅
2021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