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赋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引汉济渭赋

时间: 2025-08-20 10:19 来源: 朱羿

水,生命之源,亦文明之源。自大禹起,启中华治水之序幕。

巍巍秦岭,横亘华夏,分南北而界江河。汉水南涌,渭流北驰,天工不济,关中苦旱,民生困顿,城邑焦渴。忆昔年水荒,井深百尺而泉枯,地陷千寻而城危。雁塔斜倾,钟楼沉基,百姓望水兴叹,汲水若金。善治秦者先治水。于是,智者谋先辈之未敢谋,凿秦岭以通天河,调汉水以济渭川,终成引汉济渭之伟业,铸千秋之功,泽被三秦。

此宏愿上溯庚申之岁,历廿载研议勘查,方于世纪之初动工兴建。其工浩荡,集调水与输配水之工,循三期而成,列“十三五”“十四五”国之要事,堪称国之大计。朝堂鼎力而擘画,黔首翘首而待泽。

山岭幽幽,坚不可摧。然人功至伟,愚公再世,凿壁穿山。隧穿九十八公里,埋深两千余米。此乃人类首度横穿秦岭之底,隧洞之长,冠绝寰宇;埋深之巨,世所罕见。洞内险厄环生,岩爆频发如星坠,涌水势猛似蛟腾,毒瘴时溢阻进程。隧洞之内,高温如蒸,岩芒灼肤,工者铁骨丹心,赤身搏于湿热之狱,短衫战于蒸笼之炉,唯赖钢盔护凡躯。岩坚逾钢,硬度超廿百兆帕,然科技为刃,基重器盾构之功,一南一北双向掘进,刀盘碎石,万刃更迭。一十五载星霜不移其志,终创寰球之奇迹。

三河口大坝截三河,黄金峡枢纽锁汉江。泵站提汉水百米余,穿隧越岭,终入渭川。壬寅年二月先期通水以润西京。年调十五亿方,惠及千四百万人,撑万亿产值,哺关中都会之兴,解陕北能源之渴,带陕南绿产勃发。昔者郑国渠、都江堰,今有引汉济渭,并称华夏治水之丰碑。

秉生态为纲,天人共济。踏勘避国宝栖居之所,施工循珍鱼洄游之期。黄金峡畔,鱼道蜿蜒,高标准建增殖站守护生态屏障;子午梅苑,万株竞放,涵水土兴文旅景致如画。

产业兴旺,万亩茶山凝翠;移民新镇,百姓喜乐弄孙。笑忆故园旧影,欣享新宅丰饶。长安八水,复现盛景,绿韵绵长,富民永昌。

三十载风雨,十五年鏖战,终得江河融通。今清波北上,山河焕彩,气象一新。此工程也,非解一时之渴,更立千秋之业。水润三秦,福泽绵延,山河永固,国泰民康!

愚公之志,今人成矣。回望秦岭天堑,逆天改道,江河握手,尽显党强国坚;看汉渭交错竞流,见匠心神韵,共谱人定胜天赞歌,同享盛世长安!

赞曰:  

汉水穿秦嶂,天河进关中。  

凿岩惊天界,碧绿润苍生。  

生态存高义,匠心铸伟功。  

江河今握手,盛世续长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