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总是被朋友圈里的一些故事温暖、感动。
“一棵白菜、一个包心菜、两根红萝卜、一个白萝卜、一块生姜、两个洋葱和十个土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志愿者,晚上十点多把免费菜送到了入户门口。”有人在朋友圈“炫耀”。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疫情当下,保障1300多万人的需求何等艰难。往常,去菜市场买菜花了多钱都记不清楚;现在,每一个土豆、每一棵青菜都弥足珍贵。
清晨,第一批爱心蔬菜和猪肉送达御锦城小区门口,公司移民环保部王浩便忙碌了起来。300多袋猪肉,200份爱心蔬菜都要有序发放。“一位老人叫住我说‘小伙子,你们辛苦了’,那一刻心里暖暖的。”王浩说。
茫茫人海,即使是同楼的邻居也是熟悉的“陌生人”。晚上10点多,寒冷的夜风中,党群工作部的吴申深依然坚守在岗位,和志愿者们一起将一箱箱蔬菜送到居家隔离的居民家中。隔着口罩,也许很难认识他们是谁。但是,正是像无数个吴申深这样的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暖心细腻地做好服务工作,筑牢了防疫保障的“铜墙铁壁”。
“早上9点开始分装捐赠的2000斤豆芽,过程中手真的很冷。最普通的蔬菜在当下却弥足珍贵,志愿者们戴着薄薄的一次性手套,不敢有丝毫地浪费。”党委组织部索爱民在志愿服务日记中写道。“近5000人的检测、历时6个小时,嗓子喊得哑了、双手冻得通红。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也为疫情防控尽了一份力。”
起个大早,煮了碗汤圆,给足了自己过年和上岗的仪式感,便前往小区门口志愿者集合处领取自己的任务,宣传部姚文华的2022年如此开启。
瘦瘦弱弱的她在志愿者招募时没有丝毫犹豫。今天,她和另外一位志愿者分成一组张贴封条、协助买菜、代充燃气费,忙得不亦乐乎。那隔着门的“谢谢”是这个元旦最温暖的语言。
“小伙子,站在门口冷不冷,要注意身体。”一位大爷站在门口说到。是啊,疫情尚未结束,仍需大家齐心协力。看着被劝返的大爷,移民环保部的冯嘉译跺了跺已经冻得冰凉的脚,心里却涌起了一股暖流。
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亮起,移民环保部的任超还在忙着社区环境消杀,综合事务部的许永涛还在忙着运送蔬菜,子午建设的冯婉婷还在和富饶村村干部一起巡逻,工程管理部的党辉还在协助核酸检测秩序……
当你们走出家门,都是平凡的英雄,你们的拼搏奋斗,正在迎来古城西安最温暖的新年曙光。
2022年,西安因你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