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填志愿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我和孩子填志愿

时间: 2020-11-05 17:06 来源: 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喻东平

      我是一名今年夏季高考生的家长。这个“高考季”,与不少苦逼家长一样,我和孩子一起走了一条从茫然、不知所措到多方寻求帮助,再到静心研究高考政策,全方位考虑、“打磨”每一个“选项”的志愿填报之路。

      7月24日下午,我开车送孩子去她高中就读的南郑中学,收拾了书籍衣物,退还租住两年的房子。在返回市区的路上,收到省招办的信息,得知了孩子的高考成绩,我心里万分失望,孩他妈更是惊叫:“这么低,搞错了吧!”刚刚拿到高中毕业证书欢欢喜喜的女儿,情绪也立马低落起来。

      今年,女儿取得的分数是397分,距离陕西省理科本科一批分数线差54分,超过本科二批分数线47分,在全省近20万名理科考生中位次排名100122名。说心里话,这样的分数和名次,是大大低于我们预期的。高考后,孩子估分430分,孩她妈还认为估得保守,按照平时测试成绩分析,高考分数应该在450分以上。397分,意味着不仅丧失了一本院校的报考资格,就连填报二本志愿时的选择性都不大。考虑到女儿为准备高考,也是尽了力流了汗,不能再打击她,我劝住了妻子。回家的一路上,三个人谁都没再说话……

      是走还是留,女儿没有主意,惯常抱无所谓的态度。而我和妻子的意见截然不同,妻子的意见是复读一年,争取明年考一本院校。在咨询了多个同事、朋友之后,我主张选二本院校去上,原因有四:一是一本风险高。今年陕西本科一批分数线已经比去年降低了17分,女儿仍然差了54分之多。复读后成绩可能提升,但是靠复读一年弥补71分的差距,风险实在太高。二是复读压力大。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比上年增长40万人,增长3.74%,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仅汉中市今年就有27051名考生,复读生的队伍更是一年壮过一年。再看招生计划,因为高校扩招、新冠疫情等综合原因,国家增大了大学招生规模,陕西省比去年增加了2426名(含单招计划),但是增长率还不到1%,竞争异常激烈。三是动力不足。女儿本来就不是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在家上网课的两个多月里,没有了集体学习的环境和老师的督促,天天早晨她是要睡到8点半以后才能起床,学习计划也不能坚持,能指望她在高四里幡然醒悟,头悬梁、锥刺股?四是身体状况堪忧。高考前,女儿多次出现原因不明的头疼、眼睛痛,到医院检查后的结论是学习紧张引起的神经性疼痛,让休息放松。大考在即,哪能放松得了?让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路是走熟的,事是说顺的。我的分析有理有据,得到了女儿的认可,妻子也没有更好的理由反驳,得以勉强通过,转入选志愿的阶段。大家都说“三分考,七分报”。虽然我觉得这话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事关独生女儿的前程,我也丝毫不敢马虎。不怕笨,就怕懒。女儿备考,我就去新华书店买回《2019年普通高校在陕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汇编》《高校招生报考指南》《高校专业简介》等几本书,天天晚上在家钻研。从网上找来《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了解现下高校各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平均收入。我又在朋友圈里发出求助信息,拜托大家给我提供高考志愿填报讲座的信息。接下来,我在网络上恶补高考录取的相关知识,又和妻子去几个培训机构聆听了讲座,对高考录取规则和志愿填报常识有了基本的认识。

     那段时间,我在网上查询着几所省内高校专业的预估分数线,而也就是在那时,一家网站上蹦出了“专业志愿填报机构”的提示,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进行了咨询。

      “高考志愿填报业务用户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家长对付费志愿填报的关注度与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由于陕西实行二本、三本院校合并,所以志愿填报相比往年对家长与考生来说会有一定难度。”那天,在通过电话咨询后,一家位于汉中本地的培训机构客服这样告诉我。同时,她还告知了我4960元的志愿填报费用,并称“自己拥有‘十年高考志愿指导填报经验的专家团队’、‘独家研发职业意向测评系统’,这个费用可以让老师直接把你的志愿填报方案弄好。”

      随后,我在网上查询了其他类似机构,发现它们的具体服务内容一般包括多个环节:职业生涯测评、分数分析及院校定位、专业分析及定位、知分填报方案制定等流程。专家也会分为特级专家、讲师专家、资深专家三个档次,根据档次收费不同,最高达到万元以上。通过了解,我们知道很多这类机构虽然并未出具“保录取协议”并承诺退费,但均口头表示“肯定不会出现滑档的情况”。

      然而,“保录取”是否真如听起来那样神秘?在和我一位同事交谈过程中,我得知她便认识这样一家机构的工作人员,说做到志愿填报保录取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给学生填报低于成绩等级的学校,也就是低报,就很容易做到录取,因此“保录取”更多的可能只是商家宣传的一个噱头……

      不管真假,最终在和孩子母亲商量后,靠人不如靠自己,我们还是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靠自己的力量协助孩子选报一所合适的学校。

      今年陕西省继续实行“平行志愿”的规则,二本志愿需要填报12个院校、72个专业。参考去年高考录取的数据,根据孩子自己估算的分数,高考前,我把自己认为很有前途的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水利水电、环境工程、中医药、无人机应用、动物医学等等专业,分层次淘选出心仪的高校,弄成《高校信息表》,按学校所在地店、近三年的招生人数、最低投档分、录取最低位次、待选专业等内容,列单备用。

      天欲飞霜,云将作雨。在得知孩子的成绩后,让我大失所望。我发现,原来费心准备的高校信息完全用不上——女儿的实际分数,即使信息表上排名最后的学校,想被录取也是奢望。和不少考生家长一样,如何把如此多的志愿科学、有效地填满,成为我们全家面临的问题。

      一条大河向东流,滔滔江水惹闲愁。深知接下来的志愿填报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更是对我们家长的一大挑战。尤其是今年平行志愿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其余专业志愿即失效。即使考生被投档的专业退档,也不会再参与后面志愿的投档,就只有参加下一批次(大专)志愿的填报了,这更加让我们不得不对此次志愿填报高度重视。

     孩子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让我真的有些“发狂”了,自己一直也在了解各高校的专业情况,但即便如此,还是拿不准“选项”,而且,几乎没有经验可循。全国有两千多所大学,谁知道每年大学都有多少人报名?高校共有近千个专业,谁又知道哪个专业报考的人数多?哪个专业将来就业好?我想说,要想夫妻离婚,装修房子;要想夫妻吵架,填报志愿。那些天,是我和孩子母亲“吵架”最多的时候。即使天天吵,并没有把志愿填报的事情扯清白,三个人“大眼瞪小眼”,满眼的迷茫,想使劲也不知往哪里使。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步体会到填报高考志愿,很多时候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别看有72个专业可以选择,里面门道还很多。比如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学,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等等专业,貌似都差不多,其实课程内容、学科偏重点、就业前景和深造方向都不一样。地质学不是找矿挖矿,环境科学也不是污水治理,心理学专业更不是心理医生,人们存在诸多的误解。我身边的一个同事去年就将“眼视光学”专业混同于“眼视光医学”,不得已让孩子复读一年。

     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在和孩子沟通前,我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筛选,并多番询问了身边一些同事、朋友为孩子选择的志愿,一致认为未来就业、薪资是选择专业的重要因素。今年7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本科专业毕业生薪资较高,平均月收入分别为6858元、6145元、5899元;此外,电子商务类、金融学类的薪资也相对可观。但是这些专业大都不适合女生,女儿也都不感兴趣。

     贯彻“就业优先”的原则,我们建议孩子去报考一些医学类专业、师范类专业。今年年初突发的这场新冠疫情对全国人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们也因此再次看到了“白衣天使”们的义无反顾,看到了平凡人的感人瞬间。通过疫情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医学类专业是社会正常运转绝对不能或缺的一部分。当然,我们考虑到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高、学业期非常长,但护理专业相对门槛低些,专业的前景不错,能实现的自身价值及社会价值,我觉得可以考虑。

      而师范类专业,也在此次疫情中得到了价值的验证。当学生们不能到校上课时,教师的作用更加凸显,作为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如今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不少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选择。

      我和妻子先取得了共识。然后找了一个晚上,把孩子叫到客厅坐下,郑重其事地给她讲了我们的想法,并认真分析了护理、师范类专业的优缺点,得到了女儿的认同。

      “我不怕当护士、当老师辛苦,大学只是专业性学习的开始,是给未来深造、就业打基础的阶段,我不一定在读完本科后就工作,我还想继续深造、考研。”孩子的话,让我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觉。受到高考的洗礼,孩子的思想更加成熟、行为更有担当。所以在填报志愿时,我们也充分听取了她的意见,将她的选择放在了“优先级”。

     正当我们和孩子再次确定志愿填报顺序时,妻子的一位同学打来了电话,她也正为孩子如何填报志愿忙碌不已。但不同的是,对于自己建议的专业和学校,孩子并不乐意。我告诉她的是,强扭的瓜儿不甜,此时我们要做的,一定是沟通和理解。一个孩子不认同的学校、一个孩子不喜欢的专业,是无法激发起他(她)学习热情的。

     通过筛选,按照老师交给“冲、保、垫”的方法,我们挑选了12所学校的护理、师范以及财会类专业。在几经商量和“打磨”后,最后达成了统一的志愿填报意见,共选择了10所省外的高校、2所省内的高校,51个专业(含3个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比例为前40%“冲一冲”,中间35%“求稳”,最后25%“垫底”。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8月24日从网上填报了志愿,28日本科二批第一次模拟投档,29日本科二批第二次模拟投档,结果显示“冲一冲”的5所院校录取无望。31日,女儿收到西安外事学院的录取短信,被该院护理专业录取。

      再忙的庄稼人,也会有时间到自己的田地里去看看庄稼长得好不好;再忙的家长,也一定能抽出时间来关注自己孩子的前程。世上本无常照月,天边还有再来春。我始终坚信,我的孩子是优秀的,无论在别人的眼睛里有多么差,我都会陪她走好每一步路,因为我相信,前路美好。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常言说得好: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将我的“高考季”记录下来,自己在反思中进步,也供其他的家长参考,希望孩子们美梦成真,希望更多家长的志愿填报之路平安通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