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出生在四六年,新中国成立时他已经三岁了。父亲姊妹五个,父亲居中,等他上学时已成了班上年龄最大的孩子。父亲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绩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通过勤奋他最终在省城读了一所中专。每每回忆这段往事,父亲说把苦吃尽了,家境贫寒,长身体时又碰上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让父亲养成省吃俭用习惯,用我的话说:做啥事抠抠索索。
毕业后父亲先在粮食系统工作,让我的童年在粮食奇缺年代没有留下苦涩的回忆。以后调到水利系统,在会计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经父亲手中钱财数额达到上千万,有时超过了亿,但父亲帐目是一清二楚,用父亲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父亲用兢兢业业、两袖清风报效着祖国,那时他的梦想很简单,上学要用父母花钱,上班赚钱后赡养父母理所当然。父亲挑起了家庭重担,经常念叨:工资只有三十六块七,不仅要养活母亲、我和妹妹三口人,爷爷去世过早,父亲还要支付奶奶的赡养费,为了省吃俭用,父亲对每笔支出都有详细记录,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习惯。前些日子翻起父亲的家庭账簿,我看到是父亲在艰难中如何撑起了一个家,更多成为我们一家五口人生活变迁难忘的记忆。
父亲渴望有个安稳的家,为儿女撑起一片天。先是在老宅后院箍起了一面窑洞,侧边盖起几间厦房,让我和妹妹的童年有了个安乐窝,后几起几落,最终在老宅南巷重新买了院庄基地,用砼现浇盖起了三间平板房,侧面盖了两间,前面盖起了三间大厦房,新院落在那个时代在老家农村着实风光了一阵子,父亲在村子里走路也硬朗起来。
等上学到初中时,我随父亲转学到他工作的县城读书,每每和父亲骑车回家,百十公里的路,还有那三座大沟,让我多么渴望能在县城有个家,那时父亲醉心这个家,回家越来越勤,从来没说过苦和累,每每和父亲骑自行车回家,抱怨路途骑行的苦累时,父亲训道:碎娃娃,不吃点苦咋行。
后来我考上大学,出门去省城读书,父亲谈起他在省城读书情景,教育我钱要节省地花,要有把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的劲头,听后我不屑一顾,都什么年代,谁还会让青春岁月充满苦涩与艰难。那时花钱不知赚钱艰难,用钱财尽情消耗时光,用谈情说爱渲染着青春,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艰苦和朴素。
大学毕业我分配到煤碳行业,先有家再立业,我顺理成章结婚生女,在单位静心工作,回到家享受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日子,岁月平平淡淡泛不起一丝波澜,岁月流逝,让我不知不觉地离开了青年时代。
进入中年,和朋友聚会聊天,谈起眼前生活,我为自己生在七零后而幸运,该上学时虽说为吃穿有太多的向往,但父母只是耽心孩子肚子饥饱,从来没过问学业如何,在身上丝毫没有学多学少的压力,在教育改革前夕我读完大学,学校包分配让我有了份稳定工作,在单位谈情说爱终于开花结果,稳定的生活让我尽情用笔头赞扬着美好生活。
那时我的梦想也不复杂,只是平平淡淡与家人相守,上班做事尽心尽职,随着工作岗位不断调整,无论是在基层水利单位,还是借调到水利厅工作,无论是在深圳为生活奔波,我都没有放弃用手中的笔记录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日积月累,我的爱好变成专长,笔下的文章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写作成为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今我已是奔五之人,感恩遇到了好时代,和父亲一样,我想有个家,最初的梦想就是在县城有个家,毕业在单位,赶上福利房未班车,在单位家属院有了小窝,后来女儿在省城读大学,渴望周末能窝在家里,在两代人努力下,周未一家三代人团聚在省城。
女儿是我与妻的爱情结晶,望女成凤又成了妻心中梦想,妻没有上过大学,她将自己梦想寄托女儿身上,女儿从背起书包起,重复着我和父亲走过的路。从生活到学习,妻是精心安排,一步一个脚印在女儿身上打造着一个精致的自己。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高考成就梦想,也让妻如愿以偿,女儿也进了省城开始了自己大学生活,四年后又被保送到浙江大学读研,女儿每次进步,妻也不忘说教:父母给了你生命,虽然知识改变了命运,但是心中必须有梦想,只有朝着梦想去努力,成功了,不仅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更是报答这个社会,这是妻最大的心愿。
今年春节,一场疫情突如其来,打破了团聚美好,让本应喜气的节日变得索然无味,我们一家五口被困在家中,母亲是耐不住寂寞的人,几天居家隔离让她渴望在外闲狂的日子,父亲劝说:国家有难,呆在家中不添乱,就是最大贡献。
女儿面临毕业,在家准备着毕业论文,那时我参加志愿者活动,去了居住小区做起了疫情防控值班员,每每回到家,女儿监督让我洗手消毒,出门时叮咛戴好口罩,女儿说: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这个大家庭。疫情让父母第一次有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害怕,女儿在家里当起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员,做起了她的“美食”。幸福是心灵的醉意,女儿用快乐和自信让这个家阳光明媚。
女儿的成长凝聚了一家人的关怀和鼓励,也是父亲和我的梦想。女儿三年研究生学习生活,让她眼界更加宽阔,她立志在四方,思考着这个社会,观察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回西安工作我和妻说了多少遍,也没动摇她在外拼搏的决心,女儿说,她要用奋斗为自己的人生开个好头。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女儿说,等工作安定,在杭州安个家,她接我们到杭州养老,我想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因为我相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随着岁月推移,祖国会越来越强大,中国梦实现之时,一定会是女儿圆梦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