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项目部组织的一次“宿舍观摩”让我感触颇深。有些人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有些人的房间里不仅杂乱无章,还到处是灰尘,让人不知站哪儿、坐哪儿是好。有人辩称,在项目部整天都忙个不停,哪有时间打理自己的房间。但同样在忙的人却用自己干净整洁的房间让他哑口无言。
干净中体现着修养和自律,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我有一位同事十分喜欢穿白衬衫,袖口领口处总是平整干净,衣服穿得笔挺得体,从头到脚,让人看着就舒服。一个干净的人,光是朴素地站在那儿,就足以让人欣喜,相反邋遢的人看起来显得随意散漫,似乎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也毫不在意。所以,这便有了一些公共场所“衣帽不整者不得入内”的警告。一个人层次如何,从他的居住环境往往可见一斑。哈佛商学院曾得出一个研究结论: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生活中我们总是不难发现,时时干净、处处精致的人,其眼界地位总不会太差。
干净整洁的人心底是阳光的,工作是积极的,生活是热情的。以貌取人,其实并不肤浅,因为,一个人如何对待生活,从他的外在就看得出来,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透露出干净气质的人,总是热爱生活,且总是能将自己的生活过得惬意且精致。
时刻保持干净的状态,是一个人该有的习惯和必要的修养。当然干净的状态除了清爽的外表、清洁的家居环境,还可以体现在很多层面,比如保持干净的品格,做一个有底线、纯粹的人;比如剔除生活中多余的杂质,还自己一个干净的圈子……
干净应体现在品格方面。心净如镜事必净,手干净,不取不义之财;嘴干净,不乱吃、乱说;腿干净,不去不该去的地方。一个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的人,是有底线、有品位的人,是受公众认可的人,也会是一个容易得到幸福的人。
现在有人信奉多个朋友多条路,认为圈子越多越好,成日想着多交一些朋友,总觉得朋友遍天下才是成功的标志。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有资料显示,社交越频繁,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反而越低,当我们的生活被无用的社交填满时,就会陷入“今天有饭局,明天有酒局,今天我帮你,改天你帮我”的怪圈中,让人无暇关注生活本身。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快乐,恰恰来自那些无谓的人情世故。其实,朋友不要太多,能交心就好,圈子不要太大,舒适就好。给自己一个干净安静的圈子,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和同事一起快乐工作,去发现和思考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才能活得真正精彩。
做一个干净的人吧,如三月的清风,那样温柔清澈,清清爽爽,明明白白,愿干净伴随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