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长”的一天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片长”的一天

时间: 2020-06-08 09:48 来源: 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杨 锰

  
      5月24日早上7点钟,急促的闹铃瞬间打消我朦胧的睡意。从5月20日上午6时开始,汉中市石门灌区的三条干渠同时开闸放水,进入夏插夏种的大忙时期。我做为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武乡管理站的副站长,同时也是一名包片职工,被用水户称作“片长”,开始了新一天的“战斗”。

      7点50分,我开车到距离武乡水管站2公里多的东干渠邢家坝水位观测点,观测上报水位。返回时便开得慢了,沿着满负荷高水位运行的干渠查看水情、巡查渠道安全。这些年灌区基础设施大大改善,石门灌区的干渠衬砌率达到100%,东干渠还实现了渠路结合,摩托车乃至小汽车成了灌区职工的“标配”,现在上渠看水位、开闭闸门以及巡渠就方便多了。

      8点半,手机那头传来汉台区黄塘村支书李吉祥急促的声音:“小杨,能不能再给支渠加点水,4天了,下游尾水还见不到水,秧苗快干死了,老百姓急疯啦。”我立即赶回管理站,拿上斗门钥匙,到三支闸房给支渠提闸加水。

      渠水飞速地向下游奔流着,我带领水渠道经营人、放水员顺着水头来到支渠下游六、七斗口,打捞垃圾、秸秆。灌区刚收割完麦子、油菜,大量的秸秆垃圾涌在渠道斗口处,堵得水泄不通。我们操起长柄钉耙,在几个点上同时打捞。但是垃圾太多捞不赢,渠里的水位不断上涨,看着就要翻过渠坎了。我和李吉祥支书干脆跳进水里,用手一把一把扯出堵在斗口的秸秆杂物,水终于顺畅地进入六斗渠。这时天公也作美,久盼的雨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虽然已是5月份了,浑身湿透的我们依旧感觉到寒冷。但看着渠道里流淌的“救命水”,大家急切的心舒缓了些许,步伐不知不觉的也轻盈了。

      石门灌区东干渠三支渠承担了9个村共计6300多亩水田的灌溉任务。因为渠系比较分散、水线长,加上近年来机械的普遍使用,收割迅速,整片大面积的小麦三五天收割结束。老乡们都在田间地头等着水来泡田耕种,用水高度集中。虽然渠道已满负荷行水,但也只能保障上游几个村组的泡田的用水,下游村难见到水,供需矛盾大。支渠下游六斗尾水空田较多,在上次通水时,部分老乡已经抢插上秧苗,由于近期干旱少雨气温高,秧田水分蒸发得比较快,渠水补充不上,秧田开裂,秧苗也发黄、卷叶了。

      中午11点半把水送到了六斗下游,老乡们都在渠道上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来来回回反复查看进水情况,满眼焦急和期待。看到渠道里缓缓流过来的水,一位老伯大声喊道:“看,水来了”,大家立即拿上铁锹快速地在秧田放水口闸档,往自个田里撵水。上游用了水,下游的几十亩的秧田依旧见不到水,老乡们情绪激动,开始争吵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你们把水都霸完了,我们啥时候才能放上水啊?!”说着就要上去撕打。见到此情景我更是忧心忡忡,为了避免发生纠纷,我赶紧安抚他们:“老乡们都别着急,我来想办法,保证今天大家都能放上水。”我随即打电话联系上游村组干部,给他们说明下游急需用水的情况,需要控制上游用水量,协调下游用水。然后和经营人、放水员从渠首开始,挨个斗门压水,给上游的农户解释,千方百计把水往六斗下游撵。看着大水下来了,老乡们放心了,也没时间争吵,赶紧着护水进田。秧苗尽情地吮吸着绿水,老农忧愁的脸庞和田里卷叶的秧苗一瞬间都舒展了。

      田间小雨润如酥,春雨贵如油哩,小雨还一直下着。往回走的路上我感觉饥肠辘辘,这才想起自己午饭还没有吃。

     回到水管站换了衣服,集体灶上给我留着午饭,简单吃完一看时间,已经16点20了。回到宿舍休息了一会,17点40分,我又出发来到距离站上5公里左右的安家沟水位点,观测上报水位。

     下午6点多雨下大了,干渠高水位运行,极易发生翻渠或者垮塌事故。为了确保渠道和行水安全,站领导安排,全体上渠巡查。穿上水鞋戴上雨具,全站7名职工分成三组,分段负责,步行检查渠道。重点进行渠道填方护坡、排洪涵洞巡回检查,保障渠道安全通畅。一圈巡查回来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虽然大家一身泥浆,但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了。

     晚上10点,六斗经营人打电话说下游秧田都已经装满水了,可以恢复上游的用水。我便拿上斗门钥匙,给支渠上游各斗渠加水。沿着支渠一路走下来,看见田坝里老乡们还在通宵达旦地给田里装水、耙田。漆黑的夜晚里手电筒星星点点的亮光闪烁,仿佛天边的繁星眨着眼睛,机械的轰鸣声嗡嗡地在耳边作响,这是一个繁忙的夜晚,仿佛热闹非凡的“大集市”。

     凌晨12点左右,我再次前往邢家坝水位点,每天最后一次观测上报水位。一天的工作终于完成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管理站,简单的洗漱以后,大家宿舍的灯很快熄灭了,踏踏实实的进入梦乡。

      老天好像刻意眷顾忙碌的人们似的,惠风和畅,没有高温炙晒,正适合老乡们耕作。一大早起来,我揣着急切的心情,跑去三支六斗,想看看昨晚老乡战斗的成果。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昨晚上热闹的“大集市”,已经褪去了嘈杂和喧嚣,竟是出奇安静,大家只是弯着腰埋着头,手里不停地分着苗、插着秧,身躯在田里上下窜动着,都不愿多说一句话,想必是怕说话的功夫耽误了手中活计。

     初升的太阳,光线柔和,栽秧的男男女女的身影便投射到水田里,人影也镀上了金边。动作迅速的老乡,抽空站起来狠狠地舒展下筋骨,看着随风摆动的秧苗,脸上露出久违笑容,他们仿佛看到了几个月后喜获丰收的场面。

     看到这一幕,我内心深处不由地渗透着充实和喜悦。古语说: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津液也。易经哲学也辩证地认为“大一藏于水”,即天地宇宙间的物质、能量、信息均可包幕、储藏在水中。我没有古人的智慧,但是在行水、管水的过程中,我也充分感受到水的重要,水能带给灌区人民的福祉。

     这,就是夏灌期间我的普通一天,是石门职工的普通一天,也是中国千千万万基层水利人的一天。在2020年全局工作会上,管理局提出,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虽然我们忙忙碌碌,虽然我们普普通通,但是我们知道,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