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四季河水清清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又见四季河水清清

时间: 2020-03-23 09:14 来源: 通讯员 陈光文

      早春二月,虽然疫情尚未完全结束,却挡不住季节的脚步。仿佛一夜之间,岚皋县四季河已然是花香满河畔。洁白的李花、粉红的桃花、火红的海棠……还有一河两岸那一排排翠生生的老麻柳,与静静流淌的四季河相映成趣,好一派春暖花开的迷人美景。

      河边的杨家院子,游客们早已纷至沓来。或许是刚刚经历了一个特别的严冬,沉寂多日的人们都显得格外的亲切,即便还戴着口罩,却丝毫遮掩不住彼此间的那份热情。大家或徜徉在滨河生态河堤上,或在老麻柳树下尽情地舒展着腰肢,或在岸边觅一幽处,静坐听水观景,好不惬意。

      行至浅潭处,随行的老杨突然指着水面上晃动着的一簇黑黢黢影子让大家瞧。只见波光粼粼中,三两群棕褐色的小鱼儿正兀自地在水里游来游去,竞相追逐着,给这个如期而至的春日平添了几分生机与灵气。
老杨告诉大家,这样的情景已经好多年不见了。前些年,由于河道里乱采乱挖、电鱼毒鱼案件频发,四季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虽然当地政府也曾下大力气整治环境问题,甚至高额悬赏严查涉河违法行为,但问题却始终得不到彻底根治。而如今,童年记忆里麻柳依依、水清澹澹、鱼翔浅底的四季河又回来了。每每说到这儿,平日里略显木讷的老杨就立马成了“话唠”,闪闪发光的眼神里更透出几许喜悦与自豪。

      老杨大名杨义平,是土生土长的四季人,对身边的这条四季河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前些年看着四季河的环境一天天变差,老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适逢2016年底岚皋县全面推行“三长治河”,下茬整治河湖顽疾,老杨便主动申请担任起了四季镇的河湖督察长,从此便与四季河的这“一河九沟”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年多的时间里,老杨这边放下碗,那边就下了河。每天都要骑上自己的摩托车沿着四季河巡上一两趟。遇见在河里采砂挖石的、倒垃圾的,总会在第一时间上前去劝阻,不厌其烦的给大伙儿讲道理。碰上不讲理的,保不准还会吵上一大架。尤其是到了夏季,为防止不法分子下河电鱼,老杨和他手下的护河员们几乎整夜整夜的守护在四季河沿线几十公里的河道上,虽然艰辛无比,却始终乐此不疲。

      老杨说,最初干这个事儿,不光邻里乡亲不理解,就连家人们也不支持,为此他没少受过白眼儿,甚至是辱骂。可看着四季河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天天的变清澈、变美丽,感觉啥都值了。特别是这两年,在县上河长办的组织下,四季河开始创建省级示范河流,一项项治理措施和生态工程相继得以实施。而当地政府也依托四季河的天然禀赋,全力打造“巴山样子•杨家院子”全国乡村生态旅游品牌,村民们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河道周边环境越来越好,四季河又重新展露出往日里迷人的身姿。老杨说现在自己干起工作更带劲儿了。

      不知不觉,一场春雨悄然而至,淅淅沥沥竟然越下越大,惊的正在岸边游玩的人们三步并作两步赶紧朝回跑。伫立在屋檐下,静静的凝望着雨中的四季河,却又是一番风味儿。曲径通幽的仿生步道上散落着的一片片五颜六色的花瓣,伴着河岸边、山脚下、空气里的水汽、雾气,氤氤氲氲,层层叠叠,如图画,似仙境,让人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不敢发出一丁点儿的声响,唯恐惊动了这春日里的盛景。

      在四季镇的边界处,有一个别具匠心的小亭子,门槛上镌刻着一副颇具文采的楹联。谓之:“叠巘清嘉,岭上烟岚起渝陕。惠风和畅,云边江汉济京津。”据说这是当地知名人士专门为四季河而撰写的。我想,这或许就是老杨,还有像老杨一样的四季人,多年以来为之而不辞辛劳,用心守护的缘故吧!

      老杨说,四季河的水还要更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