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一天上午,妻子一边整理女儿用过的书籍和文具,一边喋喋不休:“现在的孩子太不懂事,好多纸笔都是新的就给扔了,真是奢侈浪费。
正在客厅看电视的女儿突然被妈妈的唠叨提醒了,她要拍脑门说:“妈妈,你答应寒假给我买马克笔,怎么还不落实呢?”
妻子朝女儿白了一眼道:“我是有条件的,期末考试优秀就买,可你呢?”
女儿马上不吭气了,嘴巴撅的高高的,粉扑扑的脸蛋拉的老长。
一旁看书的我看到女儿可爱的样子,忙打个圆场:“只要是学习用品,爸给你去落实。”
女儿立马绽开笑脸,呵呵地咧着嘴笑道:“还是爸爸最疼我”。随即就在我胡子拉碴的老脸上“啵”的香了一口。
妻子看到我满脸的受用和幸灾乐祸的样子,撇了撇嘴,很不服气的说道:“你爸就舍得给你买笔,可他自己现在用的还是初中那会钢笔”。
“爸,是真的吗?”女儿不大相信地问我。
“别听你妈的,怎么会呢。”我一口否认。
妻子在旁诙谐地笑道:“有什么不敢承认的,不就是关于英雄笔的浪漫故事吗。”
一说故事,女儿立马兴奋了,电视也不看了,非缠着我给她讲英雄笔的故事,我朝妻子白了一眼。
看着女儿对我死缠烂打的样子,妻子反而幸灾乐祸了。
恰如人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我怎么能经得起女儿的纠缠呢?只好简单地整理了一下思绪,重拾走过的时光。
上世纪80年代,关中农村还不富有,人们都过着靠地为生的日子,这让大多家庭孩子过早地弃学回家务农。我们家姊妹四人,哥哥姐姐初中没上就回家下地劳动,因为我年龄小,身体又很瘦弱,父母决定让我小学毕业接着上初中,这无疑是父母给我的最大恩宠,我倍加珍惜上学机会,学习非常努力,初中三年成绩一直靠前。
那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中考能考上凤翔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一名教师,吃上公家饭。而且那时的凤翔师范还给每位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这就大大减轻家庭负担,何乐不为呢?
可是,初三那年,家里发生两件大事,先是哥哥订亲,紧接着父亲风湿病复发,巨大的彩礼和医药费让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身处窘境的我便打算退学。
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母亲仍然坚持让我上完初中,多大的困难和压力她都能承受,农忙之余,母亲就到村里的砖厂没日没夜的干活挣钱供我上学。
终于熬到中考了,在考试前的准备中,我好想买一支钢笔来替换生命岌岌可危的旧钢笔,可是当我看到母亲因日夜劳作身子愈发佝偻的背影时,我就再也没有勇气向母亲张口要钱。
于是,我带着母亲烙的干粮和破损的钢笔踏上考试的征程。
第一天的考试很顺利,所有考题几乎都在我的掌握中。第二天考试我自信满满,心情愉快地步入考场,在我笔走游龙的时候,突然“啪”的一声,紧握的钢笔从腰而断,墨水顿时染黑了试卷和我的手,我吓懵了,感觉天塌了下来。
下课后,同学们得知我的情况都深感惋惜,玲为我都掉下了眼泪。
当时的我就如一个战场上丢了枪的战士,失魂落魄。没有了枪,我不知该如何面对下一场战斗。
这时玲走到我跟前,把一支崭新的钢笔塞到我手里,什么也没说就跑开了。带着这份感动,握着崭新的钢笔,我才思泉涌,轻松地考完最后一门课。
大概有月余时间,成绩公布了,正如所料,我应差5分而名落孙山。玲的成绩也出乎意料,距分数线相差较远,最后一场的语文考试竟然是零分。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呢?
直到有一天,同学才说起,玲那天把自己唯一的钢笔给了我,自己交了白卷。她知道自己考不上,就决定帮我去完成心愿。
得知真相后,我更加感动玲舍己为人的做法。虽然我俩都都落榜了,可我们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接触越来越亲密了。
翌年冬月,部队来人到我们村征兵,我有幸被选中,临行这天,玲来送我,在挥别的那一刻,她塞给我一个东西就转身而去。打开包着的小手帕,里面是一支崭新的钢笔,正是她借给我考试的那支英雄牌钢笔。
望着车窗外她远去的背影,我瞬间泪目了。
说到这里,妻子补上一句:“她是喜欢你爸”。女儿呵呵地笑了。
这时的我似乎完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没有接答。
女儿急切的问道:“那后来呢?”
故事讲到这里,我的内心蓦地升起一股伤感,两眼顿时噙满泪水。女儿看出我的异样,很懂事的端过来一杯水,我轻轻地抿了一口,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娓娓道来。
岁月静好,生生欢颜,玲在那头,我在这头,我们不断鸿雁传书。
我为每天能够收到玲的情书而倍感幸福,骄傲。因为爱,因为玲的鼓励,我在部队刻苦训练,发奋学习,用这支英雄笔在军刊上不断书写文章。第三年,我如愿考上军校,玲在信中说她为我高兴的彻夜难眠。
然而花易落,月难圆。在军校的最后一个春月里,我已两个多礼拜都没有收到玲的来信,正自纳闷的时候,突然收到玲弟弟的来信,霹雳噩耗从天降,泪水顿作倾盆雨。信中说,两周前玲在去邮局给我寄信的途中遭遇车祸身亡。
两情相悦,天各一方,空留人间千古恨。这支英雄笔便一直陪伴着我,成了我对玲一生的感念和对过去生活的缅怀。
女儿为之动容地说 :“爸爸,我忽然明白,做人要有善爱之心,玲阿姨去了,可这支英雄笔值得去珍惜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