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河,一座桥,一个城。兰州,人民解放战争时“一战定四省”的英雄城,也曾是印象中的辽远而寒冷的西北城市。这一次,为了参加中国灌区协会的交流会,我选乘高铁,从汉中出发,到西安转车,仅仅五个小时就到了兰州,有机缘再一次深入西北腹地,抚摸一座城市的肌理,感受黄河母亲的温婉,领略丝路重镇金城之魅力。
一下火车,扑面而来的是深秋的气息,大西北的秋天果然是不同的。秋风飒飒,有苍茫而深沉的凉意。金色的秋阳透过公交车窗,我看见了黄河!水是如此浑浊,流淌得令人震动。或许,正是这浑浊的黄色才赋予了黄河的恢弘气势,成就了黄河的雄阔气魄。长天外,白云朵朵从容飞渡;河岸边,五星红旗猎猎招展。见惯了陕南盆地的娇巧灵秀,这大西北的雄浑壮丽,给人以精神的冲刷,心灵的悸动以及审美的震撼。汩汩滔滔的黄河水呀,中华母亲河,她从兰州城流过,默默滋养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深情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入住白云宾馆,走近窗前,猛然间我发现,黄河竟然贴着宾馆的根脚浩荡前行!这真真就是我在书本上,在梦境中看到的“蜿蜒滚滚跨西东,无尽长河震耳鸣”的黄河吗?……
情不自禁我走出宾馆,漫步在美丽的黄河之滨。白杨挺秀,垂柳依依,河水泱泱。有人在跑步,有人在闲坐,更有人架起相机,定格这静谧幽雅的良辰美景。信步东行,没走多远,著名的中山桥映入眼帘。这座铁桥横跨黄河,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年逾百岁,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誉。作为黄河上修建最早和唯一保存至今的近代钢架桥梁,中山桥已集实用、历史和文物价值于一身。“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坂;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古老的中山桥横跨黄河之上,与白塔山遥相呼应,成为这座城市标志性的景点,四季人流如潮。兰州市甚至专门为它建造了一座“桥梁博物馆”,把这座铁桥的历史一一展示给众人。
晚上,夜幕降临时分,华灯初上,兰州城平添了一种神秘幽深的气质。黄河两岸所有的楼厦墙面犹如巨大的电视屏幕,都在放射着赤橙黄绿的耀眼画面。走在河堤南滨,看夜色笼罩下的黄河水,孕育炎黄千百载,结缘母子万般情。深秋的夜晚,风已经凉了。水面上腾起薄薄的雾气,深锁着一河的苍茫寒烟,被两岸五光十色的灯光照耀着,有了丝丝缕缕的温柔的情意。白塔上璀璨的灯柱,映照出两岸的高楼、河上的铁桥、水里的航船,光影变幻中,水波澹澹,涟漪满河,看得久了,带给人迷人的恍惚和甜蜜的眩晕。灯光映着波光,山色与水色交融,兰州城美丽得无可比方。
我在黄河河堤上边走边看,欣赏着现代与历史交辉的壮丽场景。我以白塔灯火为背景,用手机拍摄黄河视频,发给微信圈的朋友们。他们惊呼,问我这是哪个国家?我立即斩钉截铁地回复——这是中国的兰州。
然而,朋友们百分之百地不相信,这怎么会是兰州?怎么会是那个荒凉的西部城市!……但仅仅在几个小时前,在我从家乡汉中出发时,我也有与他们一样的想法,认定兰州肯定是风沙滚滚,肯定是严冬酷夏,肯定是满目黄土……
朋友在微信中问我,黄河什么时候封冻?我转头问出租车司机。司机告诉我,兰州的黄河从来不封冻,这里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我简直就要惊叫起来。兰州位居海拔2千米的陇西黄土高原,竟然没有严冬和酷暑。我突然为兰州感到委屈,转而又为兰州感到自豪。
第二天中午乘大会休会之机,我赶去水车博览园。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果然名不虚传。水车博览园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黄河两岸大大小小水车林立、吱吱呀呀转动的壮观景象。河北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非遗”保护项目兰州太平鼓、黄河水车、微缩兰州四合院、剪纸、刻葫芦等非遗实物、资料2000多件。楼上的民俗一条街更是真实再现了明清时期古金城“茶马互市”兴盛一时的商业景象。这里古称金城关,倚岩百尺峙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我沿着一代英雄卫青、霍去病的足迹,一路思索,一路追寻……
虽然怀抱黄河,兰州却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年均降雨量仅327毫米。东西长而南北狭窄的地形使不少用水群体远离黄河河道,即使黄河边上那些依山而建的房屋,由于地势较高雨水少,更增加了取水用水的难度,应该是个枯焦的地方。兰州也是我国有名的工业城市,著名企业“兰化”“兰炼”就坐落在这里,工业污染是全世界城市都很难解决的难题,兰州怎么会如此“春光明媚”呢?后来经过了解,这一切全靠兰州人的勤奋。以白塔山公园为例,白塔山四周遍埋粗粗细细的水管,兰州人民把黄河水抽上山,用滴灌、喷灌的方式,在干燥的荒山野岭上,竟能种活品种繁多的树木、花草,不仅形成江南水乡式的美景,而且还因为绿色和湿润营造宜人的小气候,令人惊叹和感动。我觉得我始终是在花圃和园林中漫步,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盆景,到处是山光水色,到处是玲珑别致,到处是现代繁华。
白塔山公园里,我碰到好几拨青年男女在拍摄婚纱照。还有人在树下跳舞,伴唱是《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旋律优美,浓郁深情。我将脚步停下来,仔细聆听这熟悉的歌声,和她们一起轻声唱和。歌声婉转变化处,兰州文化的重要元素在动态中一一呈现:羊皮筏子,刻葫芦,牛肉面,太平鼓……歌里歌外,是兰州的水阔天长,是金城的山河锦绣。让我觉得白塔山上的每一枝花、每一丛草里,都写满了兰州人奋斗的精彩故事。
短短几天,会议闲暇时我走马观花,领略了秋天的兰州之美。如果说,对于兰州最初的印象,更多的源于电视剧对西北荒漠的演绎,那么,这一次兰州之行,则刷新和重塑了我对兰州的印象。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座迷人的城市。大诗人李白曾挥笔:“黄河之水天上来……”我想,他若今天来,应该这样写下句:点绿兰州润胸怀,惠泽九省田畴沃,万千人家福路开……
回到家,我才发现,家人放在我行李箱中的秋衣秋裤毛背心,我在兰州一次也没机会穿,原样带回。我盼望着,倘若机缘有得,再去见证兰州的四季更迭,走读金城的时代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