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拾遗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端午拾遗

时间: 2019-06-12 09:16 来源: 省水文局 杨永平

       在丹江上游有一地方,名曰“商州”。商州此地自古到今都传承一种花馍,当地人叫“曲联子”。“曲联子”本是陕西一种舌尖上的美味,但谁也想不到它是用来传递情报的。

       相传古时候,商州人在端午节不吃粽子,而是吃“曲联子”。

       “曲联子”原名“屈原馍”,每逢端午节,按照商州风俗,要由外婆做好“屈原馍”,用一屡红线从花馍中间穿过,送给外孙吃。后来,因为这种习俗传承久了,“屈原馍”就演变成今天的称呼——“曲联子”了。

       丹江在九十年代之前,水量很大,沿岸五百华里都种有大量莲藕、水稻。按理说商州人不缺米,在端午节也应该吃粽子,却原来吃花馍大有玄机。

       据流传,南方人吃粽子是用来悼念屈原跳江而亡,而商州人吃花馍却是为了庆祝屈原覆灭的。古书记载,商州原为商鞅之封地,隶属秦国。战国时期,秦楚对垒,楚国对秦国构成很大威胁。楚国有一个叫屈原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不下管仲乐毅,智不下诸葛张良,其人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有治国安邦、经天纬地之才,在诸侯各国声名鹊起。始皇曾言,“吾并不以楚国为劲敌,独畏屈原耳”。当时秦楚箭弩拔张,楚国畏惧秦国兵力庞大而怯战。但是楚国大将军屈原极力主战,屈原对楚国陈述了如何打败秦国的谋略,其计谋稳操胜券,至少可能楚国雄踞鼎立。当时秦国兵临城下,声势浩大,楚国百姓闻风丧胆,早无抵抗之心。秦国一直担心屈原在楚国受到重用,却料楚国国君昏庸,并不采纳屈原计策,气得屈原跳江殉国。屈原殉节报国后,秦国便解除了一大威胁。由于两国对垒,各为其主,秦国人畏惧屈原的才智,听说屈原死了,秦国人为了庆祝,把屈原作成了各种动物图形的馍戴在了孩子的手上,让孩子们吃掉,也就是说把不各种灾难和不吉利也同时吃掉了。

       在商州,为什么总是舅舅家要给外甥们送“曲联子”?相传屈原投江的时间正值关中小麦即将成熟之际,当时秦国人特别担心楚国来攻。因为战事一起,小麦就难保收成,古时候粮食对于国家和老百姓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秦国人都非常担心和害怕。恰恰在这个时候,秦国人听说屈原死了,于是秦地举国欢庆。
江湖流传,屈原的死讯是一位舅舅从朝廷将讯息传递到民间的,因为他的姐姐和外甥一直特别担心楚国人在攻打秦国,惶惶不可终日,当舅舅知道屈原死了的消息后,就告诉了自己的母亲,母亲连夜做了许多秦国当时民间祀礼才做的面食,又把给外孙做的夏天的衣服拿上,第二天一早送到了女儿家,告诉他们屈原死了,可以安心准备收麦子了。后来大家都知道,都争着给自己的外甥家报消息,慢慢就一传十,十传百.......

       站在天下一通的角度上,想想咱大秦帝国当时有点小家子气,但是通过花馍传递消息,稳定民心,做好粮食战略储备,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助农夏收,端牢饭碗,为民谋利,也彰显了秦人和商州人的爱家爱国爱百姓的人文情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