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奋斗者的精神家园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梁家河,奋斗者的精神家园

时间: 2018-08-06 09:48 来源: 陕西省交口抽渭管理局 刘锦锋

      第一次见到纪实文学《梁家河》,我瞬间被书本封面上那张具有浓郁的陕北乡土气息的照片吸引了,在万里晴空下,习近平总书记在村干部和乡亲们的簇拥下,谈笑着行走在梁家河的康庄大道上。这难道不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生动写照吗?

        也许自己是一个陕北人的缘故,因此,读《梁家河》感觉特别的亲切,熟悉书中的方言和民俗。书中以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 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 我们走在阳光路上” 四个部分,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时的工作生活,为我们再现了总书记由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奋斗历程,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梁家河村 40 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故事生动,具有鲜明的陕北文化特色,读后给人以强烈的启迪和思考。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倾情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 40 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一句句惦记,一声声问候,一个个脱口而出喊出的名字,足以说明梁家河村民接纳了他,他也把自己的心留在了梁家河,延川成为他时常牵挂的第二故乡。特别在入党上为他打开了一扇门,鼓励他进步。这使我明白,我们组织是实事求是的,陕北老百姓是善良、可敬的。想想自己也是一名从陕北走出去的学生,每当回到村里,村里人也会关切问及自己的情况,亲如一家人,有说不完的话。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随着年龄与日俱增,虽然父母已不再人世,但自己经常有回去看看的念头,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乡愁吧。

      “窑洞里长满了故事”着重讲述了习近平当年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求学、锤炼修身的励志故事。很难想象,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他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从大城市来到陕北黄土地上,凭着顽强的斗志和超人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步一个脚印的从一个知青娃成长为大队书记,成长为梁家河发展生产的引路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是历史的微笑者,他受尽了生活之苦,经历了人生磨难,使他在磨砺中坚定信念,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树立 " 要为人民做实事 " 的理想信念,总书记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声声喊我小名”为我们讲述了与青年习近平交往中的一些干部和伙伴他们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水平和处事能力,进而奠定了他以后为人民服务的从政基础。特别是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这故事,我深有同感,无论是在基层工作,还是在机关工作,只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就不会出现不公正、不公平的事情,就会有好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不能有私心杂念,始终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处理工作问题上树立系统思维,制定原则力求公平公正,不能假公济私,坑害他人,让组织失望、职工不满。在与领导和同事们相处中,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过分亲近,又不有意疏远,讲团结、顾大局、识大体,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同志。

       “我们走在阳光路上”通过梁家河 40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我们展现了梁家河村改革发展的巨大变化。我们都知道,家家户户过上好光景,是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向往。在国家惠民政策的恩泽下,在总书记的关心关注下,梁家河人通过多年的艰苦创业,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终于迎来了美好的前景,成为陕北响当当的美丽乡村,成为镌刻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座精神殿堂。

       看完《梁家河》,我思绪万千,掩卷沉思,对奋斗精神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陕北民间有一句俗语:“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进入新时代的现代人,在吃苦精神和责任意识上是远远不及我们前辈,我们身上缺少老一辈那种在贫苦的生存环境下挑战自然、战胜自我、绝处逢生的拼搏精神。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而又不得不传承和发扬的奋斗精神。如果没有这样的奋斗精神,就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正如井冈山、延安、照金等地一样,这些看似平凡的地方因为有了奋斗者的足迹,就成为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圣地。梁家河也和这些地方一样,将成为我们党员干部践行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家园。我们要从《梁家河》书中学习习总书记热爱人民、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我们的交口灌区建设的更加美好,让“三头水愿”在灌区落地见效,让更多的灌区群众因水得利,让梁家河精神在我们陕西水利人身上绽放出美丽之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