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我40年前的学雷锋小组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难忘我40年前的学雷锋小组

时间: 2018-03-07 10:05 来源: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程文利


       离开初中的学雷锋小组已经40年有余,但我始终没有忘记我和小组那些同学们所做过的一件件往事。多少年来,大家之间天各一方,没有联系,但是,在学雷锋小组聚集的那些故事与友情至今仍历历在目,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心中始终没有忘记“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的教导,且作为我自己的座右铭,一直伴随着我从少年到中年再走到暮年。

      那是1976年秋季开学时期,我从乡下一个普通的初中转到了县城上学。我被分配到了学校老师被认为班风好、同学素质高的二班。来到新的集体,我和同学都很陌生,但是,班长却是一个身材高大,和蔼可亲又在班上有绝对权威的帅哥。他学习中等,管理与动员才能很优秀,总有一股子抱打不平的性格,是班上学雷锋小组的组长。他见我是农村转来的学生,对我很好,告诉班里的同学们不许欺负我,还不时的关心我,让我从心底里对他崇敬赞扬。很快,在他的推荐下,大家一致同意吸收我为班上学雷锋小组成员,那时我很高兴。

      在当时,学雷锋小组在学校里有很多班级都,唯有我们这个小组最出色,在学校里也很有名气,不但参加学校里的大小义务劳动与活动,帮助有病的同学看病,还每周为县城的电影院义务服务,经常被学校领导和电影院干部职工表扬。那个时候,县电影院每周都要放映电影,而我们小组总是利用周末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帮助电影院的职工收票,在电影开始后用手电引导迟到的群众找座位,期间还可以看一下电影。电影散场后,我们就分成3组达打扫场内的卫生,再细心的将每一个座椅用抹布擦得干干净净。期间,正逢高考制度改革,所有学生都在争分夺秒抓学习,但是,我们这个小组一直坚持着,直到大家毕业离开学校。

      我们班上的所有干部都是学雷锋小组的成员,始终有一种团结向上的合力,不但精神状态很好,搞服务与劳动也很卖力,是一个外人很羡慕的团队组织。当时小组还提出了,我们不仅要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与劳动,还要在学习成绩上成为最好的。在班主任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小组同学的居住远近,成立了几个互帮互学小组,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开展互帮互学活动,让学习好的同学为差的补课,授课老师也经常主动为小组讲课,提高小组同学的整体成绩。中考的时候是第一次实行全地区出题统考,学校在考试前3个月里,按照成绩将全年级三个班分成了一个快班和两个慢班,我们的小组也随着在快班和慢班人员的分布被打乱了。大家就在慢班里成立了2个临时小组,也减少了去做公益活动的次数,全力备考,代课老师也经常到小组里讲课、补课,虽然那个时候上高中的几率只有15%左右,考大学、中专和技校是4%左右,但是,我们小组的同学无论是在快班还是在慢班,利用那暂短的三个月时间,在努力追赶超越,最终,小组的多数同学考进了高中。

      离开了那难以忘怀的学雷锋小组后,我也和更多的同学一样的,专心致志的学习,参加高考、中专与技校等,先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同样走着边工作边学习的人生道路。然而,学雷锋小组的那段经历给我人生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把学雷锋的行动一直带在生活与工作中。

      工作后,自己分配到一个山区县城的村子边的观测站上,站附近有一位五保户老奶奶,同志们一直帮助她挑水。我也主动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中,和大家一起争先恐后帮助老奶奶挑水、干农活,一直坚持到那位老奶奶离世。站上的干部职工在我的启发下,学雷锋活动得到了延伸,定下了每周两个下午为村上小学生义务理发,一直坚持到我离开小站。

      30多年中,自己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学雷锋小组的成员,把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带进了每一次工作调动的岗位与场所。自己的身份与岗位在不断的变化中,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始终以积极向上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生活,面对同学、同事,面对周围的老弱病残人员,总是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做过数不清的好事和善事,赢得“好人”的赞誉。在工作岗位上,不偷懒,不拈轻怕重,严格遵纪守法,克服困难完成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将雷锋精神融汇到自己的言行中,让自己的人生不遗憾、不后悔,让自己的信念初心不动摇,向社会和他人始终传递着正能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