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的黑鹳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水边的黑鹳

时间: 2018-02-07 11:15 来源: 陇县水利局 文雪梅

      听说小城里来了一些特殊的客人,它们就是被人们称为“鸟类大熊猫”的黑鹳。对于我们这个北方小城来说,有这样稀罕的珍禽光临,真得让人心生激动和惊喜。

      黑鹳也叫玄鹤,自古就是吉祥之鸟,外形酷似鹤、鹭,长嘴长腿,体态优美,体色鲜明。主要栖息于沼泽、池塘、湖泊、河流沿岸及河口一带,主食小鱼、小虾、蟹、螺和蛇类、蛙类等,一般体长1米左右,雄鹳除腹肋部的羽毛是纯白色之外,其他与雌鹳一样,均呈深黑色,属于世界濒危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据资料记载,全世界仅存的只有2000多只,想不到,足不出户,能在这片熟悉的陇域之地,见到梦中的飞鸟,真得很难得。

      关于黑鹳,其实《诗经》中早就有描写它的文字:“鹳鸣于垤,妇叹于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里所记述的雎鸠也可能是我们鹳鸟。《本草纲目》和《格物总论》中均对黑鹳也有记载:“巢于高木绝顶处”。可见,黑鹳的名气有多大了。

      怀着几分好奇的心,我兴冲冲的来到位于城南的景观水面附近。冬阳下,水光潋滟,波光闪闪,平静的水面顿时像位瘦身的女子,变得苗条了很多。河滩上依稀有裸露的鹅卵石,星星点点,错落有致,增添了一些浪漫的情趣。虽然时值隆冬,北风嗖嗖的灌进来,但,依然阻止不了黑鹳这种神奇的鸟族带给我们别样的情怀。

      伫立在岸边,还没来得及寻找黑鹳的影子,就被一群爱好摄影的朋友和爱鸟谜们拦住了去路。我不会想到,一种鸟的魅力到底有多大?吸引力究竟有多强?竟然能让这么多的人聚集于此,隔栏而望,与一群鸟远远对视。

      “好漂亮啊!”看到对岸挥舞着翅膀,翩跹起舞的黑鹳,我不由惊呼道。这时,人群中一位扛着摄像机的中年男子向我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不要说话,生怕惊扰了这些小精灵。我只有屏住呼吸,静静的凝视着。

      只见,静若处子的湖面上一只展翅高飞的黑鹳,划过上空,自由翱翔,那红红的,尖尖的嘴巴一直向前,向前,瘦长的双腿紧蹬着,直直的,恰似仙鹤,又如朱鹮,更好像传说中的黑天鹅,那样子简直帅呆了。

      我抬头,凝视着那只展翅翱翔的黑鹳,忽然间想起伟大诗人泰戈尔的著名诗句:“天空没有留下鸟儿的影子,但鸟儿已经飞过。”我知道,黑鹳的世界是自由的,无羁的,心无旁笃,方能致远。想想,我们身居尘世的我们,每日里,总为无名的烦恼和生活的纠结所缠身,郁闷和悲伤像阴霾一样充斥在心头,很少有人能做到一只鸟的飞翔的境界。总有人在抱怨,住的不好,吃的不好,穿的不好,很少有人笑着回答,好了,我什么都好。人,如果能像一只鸟一样,携一袖清风,揽一朵闲云,自由来去,搏击长空,那该有多好!

      就在我感慨万千时,顺着人们惊呼的表情,我看到,河滩里还有一群大小不一的黑鹳大家族,它们足足几十只。在水边,有的伫立着,目视远方;有的低头觅食;有的正无所事事的漫步,乐哉悠哉,像一位位风度翩翩,姿态优雅的绅士,好不惬意。一旁围观的人们不约而同的拿着照相机、手机齐刷刷的拍起照来,似乎,都想定格这美好的画面。

      “这些年,陇州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山更青了,连黑鹳也来此安营扎寨了!”身旁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侃侃而谈。看着人们脸上笑容,一群可爱的小精灵,还有广阔无垠的水面,作为一位水利人,我打心底里感到骄傲和自豪。

      是什么吸引来了黑鹳的目光?是晶莹透剔的水,又是水,让我们的家园变得如此诗情画意。近年来,陇州水利人在打造宝鸡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照“秀水养城”的思路,在环绕陇州的千河和北河上建成了五座橡胶坝,形成了65万平方米的景观水面,五个银光闪闪的湖泊,如同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镶嵌在陇州大地,闪烁着万丈光芒,让临水而居在这座小城中的人们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水边的黑鹳给陇州人带来了吉祥,带来了新年的期盼。我们深深爱着黑鹳,深爱着陇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