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之旅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梁家河之旅

时间: 2017-11-29 09:40 来源: 刘璇

   
      盼望着,盼望着,一次党性实践教育红色之旅总算成行。2017年11月26日,博物馆党团员一行怀着崇敬之情和虔诚之心,来到位于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村,寻找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初的理想、信念和勇气。

      冽冽冬日,肃肃祁寒。今冬尚未下雪,零下7℃环境下的寒风依然侵袭着大地。车子迎风在黄土高原上的千丘万壑中行进,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下午1点半钟车子行至文安驿镇,继续沿着一条往南的柏油马路向山里走了几公里,便来到了梁家河村。车子停靠在村口,首先映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路灯杆上悬挂着的火红灯笼,好似梁家河正以其博大的胸怀拥抱四面八方游客的到来。

      多年以前,这里曾经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这里的父老乡亲朴实、无华,“贫穷”和“落后”是当年这个小山村的代名词。那时,这里一不通公路,二不通电,苦难的民众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每每天黑,整个村子的窑洞偶尔会点亮聊聊几盏微微泛着黄光的煤油灯,那时,这里一片寂静。直到1969年1月23日这一天,是一帮北京知青响应毛主席的指示和号召来到这里,才打破了这里原有的那份静谧。

      是啊,时光流逝,几十年过去了,梁家河在不断变化中发展。下车后的第一感觉,梁家河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梁家河村通电了、通自来水了、通柏油马路了、通电话了;梁家河的荒山治好了,山绿了,水保了;梁家河的沟治了,地造了,粮产提高了;梁家河村民的生活舒适了、水平提升了......

      走进山峦沟壑里的梁家河村委会,醒目的“陕西是根 延安是魂 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习近平”稳立于村委会院落低矮的文化墙之上,窑洞旁崖畔上落光了叶子的枣树上零星挂着几颗红枣,留存在窑洞上斑驳的石纹记录着那段青春激扬的岁月,那是一群来自北京的年轻人为这个小山村刻上的永久记忆。在梁家河村史馆和知青窑前,参观着48年前不到16岁的习近平插队住过的窑洞、睡过的土炕,看着他当年与民众一起劳动的老照片、曾经用过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阅读着1975年他离开梁家河之后为乡亲们写去的每一封书信,体会着他对梁家河群众的深情。站在当年他带领民众修筑的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淤地坝和兴建的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前,想象着他从这里开始了自己艰苦而又受益终生的插队生活,吃着比糠团子好吃一些的玉米团子,和民众一道上山下乡、植树造林、打坝修田的情景,倾听着他在煤油灯下刻苦学习的故事,感佩于他“解衣推食”的人格魅力。他,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名普通知青成为梁家河大队的带头人。在听到他担任梁家河大队支书期间,带领民众艰苦奋斗,矢志改变梁家河落后面貌的一系列感人故事之后,我们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冲击和震撼,得到了洗礼和升华,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就拥有了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责任与担当。这是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来自充满追求进步豪情、言传身教充满正能量家庭,不畏环境艰苦和群众一道战天斗地、自强不息的奋斗青年的故事。继续听着那年那月知青插队的一个个动人故事,深切感受到沉浸在流年岁月里的记忆并没有褪色,还是那样的激动,那么的幸福......

      在“文革”最激烈的时期,当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荒漠时,习近平并没有因为文化思想的条条框框受到纷扰,而是更加坚定信念,相信党,相信组织。他感恩党组织的培养,感恩陕北老乡的关怀和教育。是陕北这片黄土地磨练了他的意志和品格,是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活给了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使他在扎根实践中有了深厚的经验积累和深邃的理论思考,使他不断走上成长、走向成熟。正可谓,从大队支书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中央军委主席,他一步步站上更大舞台,肩负起更大使命,更好地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在这里,我们重温入党誓词,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事实上,一直以来,习近平把自己看作是这片黄土地的一部分。我们从中也不难感受到他青年时代矢志不渝为群众办实事的信念,不难体会到他在困境中是如何实现思想和精神的升华。只要耐心倾听梁家河老百姓讲他的故事,就知道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学习,就知道他如何善于钻研和思考。他从不搞形式主义,他敢说敢干,他头脑灵活,他思维敏捷。学习梁家河那段被还原的历史,使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受到震撼,心灵得以洗礼和升华。今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以这样的榜样为榜样?还有什么理由不去鼓起勇气坚持我们内心最初的梦想?还有什么借口不去补强我们精神之“钙”?还有什么理由在困难和问题面前不撸起袖子加油奋进?

      如今的梁家河,已不仅仅是一条河。如今的梁家河村,在我们每一位党员心中已不仅仅是陕北的一座小山村,已变成了一种精神,已是一种象征,必将感召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向前。

2017年11月28日 刘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