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贤是淳化县的一个乡,北沿渠村是固贤乡最偏僻的村。
省水文局从2013年就在这个叫做北沿渠村的村子里开展扶贫工作,很多同志都是切身见证并感受着这里的人,对生活的穷则思变的坚毅和在帮扶政策中的逐渐自立自强的过程。事隔经年,你可能怎么也想不到在这样的平凡的日子里,精准扶贫能散发给贫困户如此强大希望的光芒。当我们再次来到北沿渠村的时候,看到贫困户的改变,回首过去的点滴,说心里话,我认为精准扶贫是我们这些机关人对庸常生活所做的最大的改变和不妥协。
北沿渠村是个很唯美但却很贫穷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山花烂漫,特别是在夏天,满眼碧绿,满山遍野的景色。那里的天很蓝很蓝,果树随处可见,到北沿渠村所看到的一切让常年坐办公室的我们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和满心的舒畅。
我们跟随水文局的领导几年前第一次来到北沿渠村的时候,我是深刻感受着还有这么一些人如此艰难,还有这么困难的人在这里生活着。在局领导的组织和村干部的指引下,我们水文局的党员干部兵分多路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拉家常,察实情,听民意。每到一家,我们都会做详细的记录,了解村里每户人家有几口人,经济来源靠什么,劳动力有多少,有没有小孩上学,家里养了几头猪几头牛,有没有养羊什么的,有没有饭吃,有没有衣服穿等,我们都会一一记录在案。当我走进贫困户家里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他们住房的寒碜,生活的艰辛,日常用品的贫乏,那一刻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贫穷。
北沿渠村有好几家人生活极度贫困,第一次到贫困户家里去的时候,我的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有的人身患残疾,有的老人无人照顾,有的人年迈多病,有的人家庭收入难以为继。在多次接触他们的家庭实际情况后,我们和村干部商量,如何让这些人树立生活信心,怎样让他们的家庭能吃饱、孩子能上学,能看得起病,让他们把日子过得像模像样。
我认为帮扶首先要让每个贫困户都能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的利用他们自身的家庭现状,逐步改变现在的贫穷面貌。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局帮扶的领导和同事,对这个村的周边进行了查看和走访,北沿渠村这个地方其实蛮有资源的,可以种植果树,可以搞养殖。水文局的领导努力在思考着他们应该实实在在干些什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首要的事情就是先给村里修建蓄水池,解决吃水难的问题。
经过争取项目,先后为村里修建了吃水井、蓄水池,栽种了7000多棵果树,购买了66只奶羊,同时,积极为村里争取政府补贴、产业补助金、学生补助金等。在这些事情的落实过程中,省水文局主要领导多次现场检查督促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宣讲国家扶贫计划和有关文件,讲述省水文局扶贫工作计划和扶贫思路......
唯有动心,才会努力。在省水文局多次上门服务后,北沿渠村的人激情很高、干劲十足。他们和水文局的扶贫干部一道栽树苗、打水井、拉管道、搞养殖,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每去一次村里都有新变化,每次看到他们,他们都在忙活着。截止现在,村里吃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樱桃树、红富士苹果树成活率百分之百,66只奶羊已经初成规模。
我到过很多农村,有很多群众都在等国家好政策,等救济款,等着吃低保,他们连地也懒得种,有的吃着低保,还在责骂扶贫干部的不好,责骂社会的不公,但是北沿渠村的人告诉了我们,即使再贫穷,依旧可以通过勤劳去改变。
每次去开展扶贫工作,看到深深浅浅淳化界河的时候,我就在思考,精准扶贫,扶贫关键在于什么?我认为在于用心。只有每个扶贫干部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帮助,就一定能够能够解决贫困群众的生计问题,就一定能够为群众办好事情。扶贫的最好做法就是不要让贫困户指望政府救济,而是要靠自身去努力改变,让精准扶贫政策自带光源,照亮贫困户的致富求变之路。
“北沿渠村”在省水文局这几年的扶贫工作中成为水文人天天操心的地方。参加工作以来,除过干好水文工作之外,我们算是认认真真地做了一件正儿八经的事情。
扶贫工作于我们就是一个光源,既照亮了贫困户,也照亮了我们的价值,更照亮了党性。当我在城市生活的时候,我的记忆却如同宣纸上的墨滴,不经意间就浸润了一大片。于我而言,北沿渠既是一次精准扶贫,也是一次人性历练。既是一个慷慨激昂的出发,也是一次党性修养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