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竹韵

时间: 2017-04-18 09:00 来源: 省泾惠局水利机械有限公司 程莹
      女孩子大多喜欢花儿、草儿、鸟儿、蝶儿,可我却更喜欢笔直翠绿的竹子。记得小时候去买文具,在五颜六色的学习用品中,一眼就选中了一只绘着翠竹的铅笔盒,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抚摸着,爱不释手,小心翼翼的呵护着,竟用了许多年。
                                                                               
        刚参加工作时,我给宿舍买的窗帘、床单、被罩的图案几乎全是竹子,形态各异,有的顶天立地生机勃勃,有的冰清玉洁亭亭玉立,特别是窗帘上的翠竹,叶子上带着水珠,苍翠欲滴。夏日的傍晚,坐在窗前看书,一阵微风吹过,窗帘轻轻地飘动,带来阵阵凉爽,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徘徊在翠绿的竹林里,倍感惬意!
 
      前几年,刚搬进新居时,朋友送给我一对玻璃花瓶,光滑细腻,晶莹剔透,用来插花极好,而鲜花是需要伺弄的,可是我上班单位离家较远,不常回去住,不太现实。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客厅墙上挂的十字绣‘竹报平安’,对,就养竹子,于是下楼买来一束绿葱葱的富贵竹,按照卖花人的嘱咐处理好根部,轻轻的摆放到花瓶里,浇上水,又给叶子上喷了一点水,坐在一旁欣赏我这新居里唯一的绿植,怀着久违的成就感,幻想着它的成长韵味。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清代画家郑板桥笔下的竹韵名扬天下,他曾写出了‘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的诗句,都体现了古人对竹的礼赞。看着我的竹,心中竟也充满畅想。
 
       我喜欢竹,因为它青翠挺拔,刚正不阿而又默默无闻,生命力却极强,不需要优越的环境,也不需要精心的护理,只要有阳光和水,就会坚强的生长。对人类无所求,却乐于奉献,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可以做家具如竹床、竹椅、竹梯、扫帚;文具里的毛笔、竹尺;乐器里的笛子以及竹地板、竹船、竹篙;近几年,竹炭工业也已广范应用于生活中。因为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韧性强的优势和易维修、同时又有防水、防霉、防虫等优点,绿色环保深受人们喜爱。
 
      竹没有花儿的妖冶和芬芳,却有着让人佩服的虚心谦逊,无论是在怎样艰难的逆境中,都能坚韧不拔的顽强生长繁殖。单位办公楼后的角落有一处空地,虽然是去厕所的必经之道,可它是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状,不好打理,多年无人问津,杂草丛生,因此不起眼,夏季更是蚊蝇飞舞,令人生厌,每次路过都不由的加快步伐。不知哪一年,有位同事带小孩出去游泳,因为天气热,随手拽了一只竹条和一些野花,编了一只花环给孩子戴。傍晚回家时,小孩随手将已经蔫吧了的花环扔到了那个杂草丛里,一场春雨后,竟意外的发现那里长出了一只翠绿的竹子,娇嫩嫩绿生生的,仿佛一个豆蔻少女,亭亭玉立在风雨中,那份娇弱实在惹人怜爱!
                                                                            
      为了让它更好的生长,我们将那里的杂草拔干净,地铲平了,又浇了水,眼看着它一天天长大,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她的根部发出了几支新芽,郁郁葱葱的惹人喜爱,几年下来,那片草丛已经荡然无存,取代它的正是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翠竹林。春雨过后,翠绿的竹叶儿伴随着微风沙沙的低唱着,上面挂满一颗颗珍珠似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出晶莹的光彩,有的顺着叶子滑落下来,有的在叶子的根部来回滚动着舍不得离去,那种留恋,那种排徊的韵味多么令人心醉啊!
 
      我喜欢翠绿秀美的竹,是因为它代表谦谦君子,既有阳刚之气,又具阴柔之美,它的正直无私、高风亮节是人们所追求的一大境界,随时提示我在工作和生活里要争取做到谦虚谨慎宠辱不惊。竹不畏贫瘠,不畏艰险,悬崖峭壁奇石怪岭都不能阻挡它的生长和繁殖。它的根基稳固,秉性正直而又虚怀若谷,不畏风霜严寒。郑板桥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充分描绘出了竹的坚韧、凛然与无畏精神,可谓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春天里,竹默默无闻,不与百花争芳斗艳,而它却能在寒冬与冰天雪地斗志,我为竹的平凡朴素和不屈不挠所折服。看着眼前的竹林,回想起曾经遇见美妆时的羡慕和怦然心动,遇到困境时的犹豫和消极徘徊,深感羞愧。科技蓬勃发展,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优越的生活环境消磨了一部分人的意志,蹉跎了如花岁月。竹的挺拔和坚毅让我不经意间受到感染,从此不再怯懦,虽已人到中年,依然坚强执着。
 
        偶尔一阵风过,竹身随风摆动,竹叶飞舞,弹奏出一曲动人的交响乐,惹得鸟儿争相飞来,莺声燕语,翩翩起舞,俨然成为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班期间,每天都要从那片竹林旁边经过,伴随着它的成长,欣赏着它的葱郁,感受着它的坚韧,更享受着它的韵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