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叔家的好日子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表叔家的好日子

时间: 2017-03-22 09:58 来源: 供水处 赵晓晨
      回老家走亲戚,我年年都会犯头疼。

      尤其是去表叔家,山高路远且不说,就那很不习惯的窖水,让我连着几年都没给他拜年了。可这个新春佳节,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竟在他家破天荒咥了一顿浇汤烙面。

      表叔也是礼泉人,家在北部一个叫山顶的自然村里。光听那村名,可想而知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寥落。难怪他风趣地说:“咱们县的山有多高,我家就离天有多近!”
 
      好多年来,表叔心底始终有一个难解的结。逢年过节,亲戚朋友来访的挺多,但能留下吃顿饭的却很少。其实,只收礼、不待客,都是“水”把人熬煎扎了!

      想想成天里把院子收拾得精光精光,甚至连一口唾沫星儿都不敢吐,更不要说家里养个鸡呀狗呀的。按理说,夏日里集雨、冬天时堆雪,自家水窖蓄的水应该够干净的了!直到几年前,镇上的集中供水工程把管道铺进了村,将水引到了锅台边,喝着甜滋滋、清洌洌的自来水,表叔这才多多少少地理解了亲朋们。

      这一切都源于多年来,当地政府把解决群众“吃水难”作为头号民生工程,紧抓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机遇,按照“城乡统筹、科学规划、板块推进、建管并重”的思路,先后建成各类村镇供水工程120处,从根本上改善了33.56万老百姓的饮水条件,广大农村群众实现了从“吃上水”到“吃好水”的新跨越。

      就拿我们村说吧,近几年来,相继打成10眼深层岩溶井,形成了一个相对集中、质优量足、辐射面较广的水源地,不但让全村1200人告别了祖祖辈辈吃窖水的历史,还使包括周边村在内的3800亩“望天田”变成了“水浇地”。尤其是优质的岩溶水,通过10.1公里管道自流进城,更使县城区和沿线村组6.68万群众都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为了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水,县上从理顺体制、搞活机制入手,专门成立了财政供养的农村供水管理中心和水质监测中心,具体负责区域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营指导和水质检测,有力地保障了工程良性运行,用水达标安全。目前,在我们县,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供水管理中心为核心、集中供水管理站为主体、村级供水自主管理为补充的工程建后管护新格局,基本上实现了农村饮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有了水,就有了好日子。现在,我们县村村都通上了自来水,户户吃上了安全水,不少人家甚至还架起太阳能,洗上了舒舒服服的热水澡,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滋润幸福生活。

      看着我咥完最爱吃的浇汤烙面,表叔满脸骄傲地说:“你来晚了。这样的好日子,我都已经享受了两三年啦!”我哈哈大笑:“这么说,我今年真是来对头了啊!”

      但,表叔有所不知的是,这几年我干的就是供水这行。和他同样开心的,光在我们县就有50多万城乡居民,在全省更是多达1429万农村群众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