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人生哲学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母亲的人生哲学

时间: 2017-03-15 10:03 来源: 田维
      母亲是家庭主妇,与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为了孩子为了顾家,甘愿牺牲自我。
 
      对于经济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三个孩子虽然温馨幸福,但日常的生活实在让人累的喘不过来气。为了让父亲专心工作,母亲毅然决然地做起了家庭主妇,承担起了所有家务,照顾孩子、耕种好成十亩地。这个选择,曾让她痛苦不已。她总是在夜深人静时心里惆怅,但看着身旁熟睡的孩子,也觉得安慰满足。那些年,母亲日日发愁的是怎样喂饱这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让地里多打些粮食,却常常自己饥肠辘辘,吃不上一口温热的饭。

      农村出身却从小饱读诗书的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上学时,母亲从来都是优等生,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尤其是对于文学和艺术,有着巨大的热情。上学时几乎快成了班里的辅导员,帮助成绩差的同学们复习功课,帮老师制作黑板画报,每每有文艺汇演时台前幕后的忙。母亲后来说,她最爱的,就是读书的时光,无忧无虑,每天学习新的知识,总是让人茅塞顿开,像是打开了一扇与外界沟通的大门,让原本狭隘的圈子里多了内在,富足了精神世界。她说,读书让人懂礼仪、明是非。

      高中毕业后,由于家里困苦便早早工作,在大队从事妇联妇女工作,负责组织乡里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性子温和的她虽然从不高嗓门,但总是温温吞吞地做着各种琐碎的工作,从不喊苦喊累。母亲总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也始终保持着写作的习惯。也因为常常自己主持文艺汇演,举办各种画报展,属于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大家一提起,总是竖起大拇指称多才多艺。母亲嘴不笨,谈起工作,总能口吐莲花,让人心悦诚服,但她从未用己所长,嚼过人舌根,道人家长里短。她总说,不道人是非,莫妒他人长。
 
       “真是持家的好能手!”这是村里人对母亲的印象。

       成为地道的家庭主妇后,母亲的生活就180度大转弯,没有书读,没有工作,有的只是无止境的琐碎家务。但自尊自强自立的母亲,从来都是适应惯了的。父亲常年奔波在外,她早已习惯一人操持。

       母亲姊妹不多,与嫁来同村的姐妹们亲如一家。她从来都是热心地帮助邻里姊妹,谁家有红白喜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母亲。因为多年来家里的繁杂琐事练就了母亲一身好本领,总能在忙乱中将各种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姐妹们心生佩服,也觉得值得依靠。

      有一年,母亲得知外村有种一种俗称“水飞蓟”(一种可做油料的经济作物)能卖上好价钱,就多方打听后做了决定,想要种几亩水飞蓟试试,父亲怜惜地说要不算了,自己顾不上家,虽说那“水飞蓟”值钱,可累人的慌啊!父亲顾虑是对的。可思量忖度,母亲还是觉得得试试,眼看着孩子们要上学,家里仅靠父亲一人微薄的工资,捉襟见肘。

       拗不过母亲,父亲就得空时帮忙打听。可父亲后来一忙,从播种到打药再到收成,重担全压在了母亲的身上。邻里的姊妹们隔三差五来帮忙,母亲总是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了,自己能行,(你们)都要收要管娃赶紧歇会去……”不愿意麻烦别人惯了,每每受人帮助,母亲总是记得感恩还情。
 
       采收“水飞蓟”的经历让人终身难忘。冬天播种,夏季采收,六七月份的天气炎热异常,烈日烧烤,庄稼地里闷热一片。“水飞蓟”杆身两米五六,杆身和那层层覆盖的叶子上全是刺,成熟时一波一波的,要赶紧采摘,尤其要大正午无风时最好,下午稍有微风,娇气的果实便会像蒲公英一样被吹走。母亲至今都记得那种刺痛,像麦芒,像针扎,一碰上去比刺猬还要让人畏惧。为了防刺,烈日暴晒下,母亲头戴草帽,身穿厚雨衣,手袋橡胶手套,脚踩着雨靴,钻进了如热带雨林般闷热的“水飞蓟”里。她左胳膊挎笼,左手还得用钩竿死死钩住“水飞蓟”的杆身,右手拿着剪刀摁着杆身上部,“咔嚓”一下刚好剪下果实掉进笼里,两手搭配好,一旦扑空,那杆身来回摆动,人必定是要被刺痛,遭罪的很。

      等到一波摘完,母亲挎着笼,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地头,脱下雨衣,整个人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头发上衣服上能拧出来半盆子水。可即使这样“捂着”,身子也难免被刺伤,胳膊上身上划拉着红道子。

      那几年,弟弟年幼,我也仅能搭把手,大姐自然就成了母亲的好帮手。大姐穿着和母亲一样的防护工具,挎着笼拿着钩杆在那满是刺的“水飞蓟”里穿梭,一趟下来,汗流不止,身上胳膊上腿上也被划了多红道子。母亲心疼说算了,等她长大点再帮忙。看见母亲瘫坐在地上,大姐红着眼框咬了牙又“蹭”的一下钻进了那满是刺的作物里……

       母亲口上不说,可我早已看见她眼里的疼爱与欣慰。大姐从小耳濡目染,像母亲一样吃苦耐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给别人添麻烦。
 
 
       多年后,母亲得闲时总会与我们一起回忆往事。我觉得,母亲是有自己的人生哲学的,她从未讲过什么大的道理,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身作则教会我们姊妹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的告诫我们:多读书,精业务;不道是非,莫妒他长;力所能及之,莫以邻为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