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建设大有可为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水文化建设大有可为

时间: 2016-10-24 11:06 来源: 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 喻东平
      刚刚参加了9月底在汉中市举办的全省水文化建设培训班,让我这个水利新兵震撼不已。我既没有想到水文化的“篮子”里能装这么多的“菜”,也不知道全省水文化建设如此蓬勃生机。有幸聆听了李震、李令福、刘清河等专注水文化研究的专家授课,让人直叫过瘾,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学到了知识,开拓了眼界。在耳闻目睹了全省水文化建设的累累硕果后,作为中国“汉”文化发源地的汉中人,我心中涌起了一股说说汉中水文化的强烈冲动。

      汉中被誉为“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文化源远流长。汉江是汉中人民的母亲河,在中国历史上,孟子第一次把“江淮河汉”四大水系并提。按说汉江是长江的支流,无论从长度、水量,还是流域面积,汉江都没法与长江、淮河、黄河这几个“哥哥”较量。我猜孟子是放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下,充分肯定了汉江在南北文化交汇、转换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汉中几千年的文明史,莫不与汉江治水史息息相关,“大禹治水”、“两汉三国”皆与汉水结缘;早在西汉初期汉中就修建有山河、杨填、流珠等堰,还兴修了王道池、蒿池、月池、顺池四大名塘等水利工程,用以蓄水灌溉,兴灌溉之利两千余年而不衰。这些水利工程,对发展汉中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民国时期,汉惠、褒惠、湑惠“三渠”落成,使汉中农田灌溉工程初具规模,也开创了汉中现代水利的先河。这些水利遗产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物质财富,汉中市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挖掘和保护,我也略知一二。

      明朝郭元柱曾作诗《谒萧曹祠》:“汉祚炎隆四百年, 萧曹事业冠郡侯。当年将相今何在? 惟有山河堰水流。”这里所说的山河堰,位于汉中市石门栈道风景区。通过文化文物部门申报,山河堰、杨填堰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被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在修建石门水库时,水利部门注重对水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及时协助将淹没区内被誉为中国书法瑰宝的十三块摩崖石刻移至汉中博物馆专门保护,为研究中国书法、褒斜古栈道和汉中古代水利建设保留了珍贵史料。

      对重点水文化遗产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做出了有益探索。在打造石门栈道风景区时,他们充分挖掘栈道文化、古褒国文化、褒河和山河堰水利文化,保护开发山河堰,投资建设两汉三国文化广场,复制褒姒铺仿古街,实现了文化内涵与水利景区的完美结合,使石门景区发展成为汉中影响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景区,成为汉中旅游一张响亮的名片。城固县业已启动五门堰汉水文化博览园建设项目,拟建汉中水利博物馆、水车风情园、湑水湿地公园和文化古街等景点,使五门堰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重放异彩。万韵难赋古堰史,影像可留天汉光。2015年汉中市水利局组织专家编撰拍摄了《汉水汉中》专题纪录片,对这些古堰进行了详细介绍,加大水文化宣传力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谁也没想到,这部多角度展示汉水文化底蕴、影响巨大的影片,是由水利部门主导并实现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汉中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以造福人民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树立“建成一处工程,留下一个景点”的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把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相结合,做到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同步。在汉江综合整治工程和“一江两岸”建设中,打破防洪单一目标,在实现防洪御险、维护城市安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实现工程的城市景观功能、绿色生态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修复生态湿地系统,打造滩地绿地景观,利用桥闸和翻板闸两级蓄水,建设了3万平米的休闲广场,新型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亭台楼阁、汉阙草庐、大小雕像、小桥流水、书法石刻点缀其间,拉近了城市与水的距离,把汉江融入了城区,使一项水利工程变成了市民的花园、游客的乐土、城市的窗口、文化的圣地,也让典籍中的汉中历史再现于美丽的汉江江畔,让汉江巧妙而和谐地融入了市民的新生活,大大提升了汉中作为旅游城市的品味。一年年,水利人捧出的是汗水,付出的是心智;一天又一天,市民们回报的是真情,收获的是眷恋。

      跨进新世纪,石门水库被确定为汉中市区水源地,汉江又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我省引汉(江)济渭(河)的水源地,这无疑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将深刻影响汉中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时也必将为汉中进一步挖掘水文化元素,丰富水利工程的水文化内涵,彰显汉中深厚水文化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

      不闻大道志不宏,不听至言心不固。新时期弘扬优秀水文化的光辉时刻已经到来,我盼望这个舞台上有我、有每个富含献身负责求实精神的同志们共同演出。
当摘银月为勋牌,誓剪红霞做奖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