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槐林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洋槐林

时间: 2016-05-05 09:10 来源: 眉县自来水公司: 张云君
 
       不管是游玩还是途径,这片渭河边的洋槐林都会把她绿影与白花的底片叠加在我的脑海深处,近三十年以来从未改变。

      上世纪90年代前后,我就读于眉县中学时,偶或邀几位同学来渭河边踏青郊游。那时的洋槐林全然一副原始森林风貌,树干粗壮,尚有不少东倒西歪,其间杂草丛生,藤萝蔓条犬牙交错。因为人迹罕至,所以误入丛林深处着实有几多惊恐。遥想当年,几个学子时而漫步沙堤,瞭望对岸魏家堡塬上横亘连绵的黄土高原边坡畅谈人生,时而静坐洋槐林旁闭上眼睛,贪婪地吮吸着洋槐花馥郁幽长的馨香,多少次沉醉不知归路。还有那时青春烂漫、活泼靓丽的她跟洋槐花一样的净白迷人,就像无论看到还是想到,提起洋槐花你都会陶醉的感觉。

      洋槐树在关中尤其是秦岭北麓分布较广,因其木质坚硬,多用于矿柱、薪炭。我们眉县最常见的就是猕猴桃架上的洋槐椽。不论风吹日嗮雨淋霜打,只要木质的黄心在,洋槐椽横在架上会20年不弯不朽,这就是洋槐的骨。而她的灵与肉呢?洋槐花做成的麦饭和炒菜素雅芬芳余味绵绵,相信北方大多数人品尝过;槐花蜜质白晶透、香淡幽远、粘稠不结晶乃上等蜜品。1982年分社以后,为了生计,父亲放过几年蜂,每年根据气候变化辗转于滇、川、陕、青寻找花源,那是游牧民族一样的艰辛历程。我依稀的记得,当年的磨石沟、白云峡到处是洋槐的林海,每当摇桶流出清亮晶莹的槐蜜时,父亲都会用瓷碗给我盛来,然后拿白面馍馍饱饱的蘸上一下,那扯得长长的蜜丝啊……每每想起来,我泪流满面。还记得在南寨小学上学的时候,勤工俭学除了采集地骨皮、蒲公英、槐米等中草药外,就是到山上搂洋槐叶。学校的几个空教室倒满了洋槐糠,我们就在上面打滚玩耍,回到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是糠叶,晚上睡觉倒了一炕,老娘用笤帚疙瘩狠狠地抽几下……

      老家离山近,周末喜欢爬山,特别是洋槐花盛开的季节。我每年都用一个多月时间跟踪洋槐花的足迹:四月中旬渭河两岸开花,下旬秦岭山口开花,五月上中旬蒿坪、太白仍有洋槐林绿白相映的身影。只要情有独钟,我便“衣带渐宽终不悔”。

      眼前渭河边这片洋槐林由于多次建堤修路,面积比以前小多了。前两年建成了槐树路公园,园内大面积做了硬化并建成了多个球类运动场地。在花的海洋休闲运动,此福只因天上有啊!我喜欢清晨来这儿,我喜欢恬静中呼吸着湿润的槐花清香,不必入园,就站在堤路边,那绿白相映的的曼妙风姿就是一种永恒的美。林隙间透着渭水平静的湖面,远处隐约可见的美丽传说——蒹葭姑娘巨大的青铜雕像屹立于河堤内“宛若水中央”,而堤外遥相呼应的平阳阁伟岸挺拔已基本建成。“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己”情景交融,多么美妙的构思,这也使槐树林公园一举成为渭河“百里画廊”一颗璀璨的明珠。于是乎,远近游人纷至沓来,商业行为紧随其后,周末节假日车水马龙尤为热烈。

       然而,我尚存忧虑,去年春季公园北区就有几棵大树枯死,今年已经相当严重,大船前面连片十多棵洋槐枯死,周边枯死树木已不下五十多棵。其中一株,树上只有花,没有一片叶子,和竹子一样,即使到生命最后一刻,她们也会绽放凄凉的美丽。我很心痛,以此速度要不了几年,洋槐林的命运只有一条不归的路。洋槐属于速生林木,虽根系发达但附地浅。园区大片硬化,一来根系无法获取水分营养,二来再生秧苗无法露头生长,自然循环系统断代,焉有不亡之理。所以,人工及时补植非常关键,管护措施也必不可少。南区建成的较晚且游人较少,目前长势茂盛生机勃勃,却不知后事如何?

      我记忆深处的洋槐林还在,而眼前这片鲜花盛开的洋槐林啊,我愿伴你一起走过春夏秋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