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心行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智者心行

时间: 2015-07-16 16:42 来源: 陈亚琴
      不久前,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手持东关小学发放的邀请函,在三原豪诚国际宾馆,有幸聆听了国家高级讲师、亲子教育专家鲁静老师的《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工程》公益讲座。通过学习,收获颇丰,我不仅仅是感动,更多是震撼!尤其是关于家庭教育的理念,给了我诸多启示。

      传承了几千年的国学文化,造就了一代代圣贤、大师和智者。国学文化讲的是“道”,其核心是“德行”。俗话说百年树人,根深方能叶茂,那么人生这颗树的根在哪里?不是聪明才能,不是财富,不是名位,也不是知识渊博,“德”才是人生的根基,故“厚德”才能“载物”!“德”的教育,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首要方面、重中之重。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这些都是自然纯真的天性。“孝”为德之本,家庭教育要从培养孩子的孝道入手。天地间最感天动地的也正是最平凡的母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不去感恩我们的母亲呢?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下一步面临的问题是用什么方式才能实现呢?仔细反思会发现,为了教育孩子,我们家长最常见的是埋怨和责骂,说教也许当时有效,可是时隔不久,期望的水泡便很快破灭,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并不奏效。我们忽略了一点,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直接的老师,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影响最大。所谓是“迷人口说、智者心行”,身教远远胜于言教。

      要想改变孩子,首先改变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先自问我们自己做到了吗?谁都知道,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只要能远离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孩子就不会熏染这些坏习惯。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基础。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爱心;可以没有豪宅,但我们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民主、愉悦的家庭氛围。

      讲座听到一半,我倏然想起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名言,不胜感慨,人的一生亲近良师益友非常必要。此时无师自通,对《弟子规》中按七件事的重要性排序,把“亲仁”放在“学文”前面有了些许感悟。

      听了鲁老师的报告,让我明白了教育孩子过程中精神喂养的重要性。教育界有句格言: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回忆我们自己以及身边同事朋友等等做父母的,大都在子女尚年幼时疏忽了精神喂养这一点。现代社会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三座大山是:智能手机、电脑、电视。网络游戏及不良卡通片和不良影视正是通过这三大元凶在残害着孩子的身心。诸如影响亲子关系、影响视力、引发肥胖、诱发阅读障碍、想象力缺乏、精神紧张亢奋、心神不宁、破坏专注力、思考能力下降、易躁、厌学、模仿不良卡通影视、影响心理健康等等问题不一而足。

      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对此不但视而不见,反而认为孩子不这样早早涉足其中会与社会脱节、不经常使用以后会被淘汰,或者顾虑自己的孩子若不常玩这些会与其他小朋友没有共同点而被边缘化,等等观念的偏差导致低头族、电脑控、电视迷现象愈演愈烈。殊不知他们本来纯净纯善、健康无邪的身心被这三大魔王深深毒害着,天长日久地熏染下不良习气日益滋长,越陷越深无力自拔。那么我们又该给孩子怎样的精神食粮呢?

      儿童在13岁之前,记忆力是最好的。这时首要的任务是诵读经典,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儿童精神喂养的主食。有些人会有疑问,儒释道的经典理解不了怎么办?答案是孩子不需要去理解,所要做的只是单纯地反复读诵、熟记。“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伴随人生阅历的不同阶段就会有别样的感悟与证解。

      读诵之外,别忘了耳朵,“不绝于耳”是个很有效的方式。“只要有教就会有学,不教一辈子都没有”专家反复讲到这一点,让孩子在不经意中去听、潜意识地去听、边玩边听,听多了就能背诵了,就这样慢慢地培养孩子听的品质,因为听的品质,决定孩子学习的品质。

      孩子从小大量阅读国学经典,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大有好处,已经在华人地区好多孩子身上得到见证。普遍表现为崇德尚礼,举止文雅,明辨善恶,自控力强;文字功底好,作文水平提高,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各科成绩优秀;不急躁、易安静,静而生慧,专注力强,做事能够持之以恒。鲁老师说,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大益处——就是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逐渐具备了未来成就大业的性格基础。

      讲座中鲁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一曲古琴独奏《太极》,让我们更深的领略到古典乐曲的魅力,的确能使人心旷神怡、心境平和、胸怀开阔,并能提升自身品味和修养。这与西方的摇滚乐使人心浮气躁完全不一样。在悠扬悦耳的乐声中,我忆起了东关小学的校园文化是“儒雅”二字,似乎明白了近几年学校建设儒风雅韵广场和孔子讲学书韵墨香文化墙的意义,以及为何要开展国学经典晨诵晚读、庆“六一”经典诵读等书香校园活动。

      古人对教育极为重视,《礼记 学记》里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孩子年少时,首先要改变环境,“孟母三迁”即是例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给孩子的环境是一片沙漠,孩子就会变成仙人掌,因为沙漠里永远长不出参天大树。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必须远离三座大山,时常给孩子做好的榜样,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人生才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让孩子从小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要拥有智慧的头脑、高雅的气质,惟有读书。

      记得以前读《弟子规》这本书,封面有句话:“至善莫若教子,至乐莫如读书”。读书与教子斯为世间至乐至善之事,何乐而不为哉!(泾惠渠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