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那山那水

时间: 2015-01-04 10:51 来源: 姚改霞
      最近,因为一个水处理试验项目,我又一次走近了那个群山环抱、泾水长流、我曾经生活工作了十四年的地方。

      记得那一年,也是在这样一个寒意渐浓的冬季,我离开校园,拖着行李箱,搭乘工地的一辆顺车,费尽周折来到这个偏僻山沟里的寂寞水站,从此就记住了这个地方的名字——张家山。

      这是一个让人倍感沧桑和神奇的地方。从先秦以来历代引泾渠口、闸槽、石窝、依稀尚存刻在岩石上的水尺,无不昭示着它的古老,也让初来乍到的我充满好奇。攀上梯子崖,登上石匠坟,感受民夫炭炙醋淬、口衔灯火、身披蓑衣开山决渠的艰难场景,让人无不对我们的先辈满怀敬意。我也不俱危险,沿着当时一条临时绳索攀爬到几十米高正在扩建的大坝坝顶,一览现代化大型机械施工的宏伟景象。

      这也是一个磨练韧性和耐心的地方。一部对讲机,十个阿拉伯数字,提闸、落闸、记录、发报,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很快驱走了初来的新鲜感。每天与河为邻,与渠为伴,看渠水涨涨落落,成了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不便的交通,稀少的人烟,闭塞的讯息,终日的沉默,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水利人的寂寥。每月回一趟家,成为最欣喜盼望的事,而逛街购物竟成为我梦寐以求的奢侈生活。
   
      那时,站上有一台老式的“黑白”电视,确切地讲是彩电,只不过因为山风的时常光顾,呈现给大家的是雪花满天、人影时隐时现的“黑白”广播。当时的我正在参加自学考试,也就没有闲暇功夫去听。我获得山外讯息的唯一来源就是那一周才送一次的报纸。老站长总是在读完的第一时间里把报纸传递到我的手中。每次休假回单位总也不忘带几本书来。但那时囊中羞涩,每月百元工资除去生活花销和来回路费也就所剩无几了 。如遇赶考还要找领导预支下月工资,所以买的尽是些过期的杂志书刊,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阅读的渴望。记得当时买的最多的是《读者》和《青年文摘》。每次休假回到站上,就陆续有附近单位和工地上的年轻人前来小坐,问完带啥好吃的,话题就转入借书。虽清楚是多余的,但末了还是叮嘱一句“记着还哦”。即使最后来还了,也早已不是当初借出的那本了。不过有新的读物,也是不错的。偶尔去串门,会发现不知谁的床头静躺着自己的书,早已书页松动,不知传阅过多少双手,经过了多少次翻看。离开那里的时候,我只带走了那箱专业书籍,其他都留给了仍然驻守在那里的同事们,希望这些书可以陪伴他们度过枯燥的时光。

      如今算来,离开那里有五六年了。对于逝去的青春,曾经的无奈,喜也罢,苦也罢,都无欲再提起,但是梦里却又时常回到这里,回到那片熟悉的群山,那涛声依旧的渠堤河畔,我还在思念这里吗?又在留恋什么呢?直到有一次陪同领导上山检查工作,才得以释然。
   
      那次领导要去查看一个阀井,但天公不作美,三三两两的雨滴也赶来凑热闹。昔日的同事满身油污的赶了出来,七手八脚搭好梯子,三下五下就下到河底,我和另一位女同事站在路边,看着同事在崖边攀爬,心悬到了半空。我朝下望着浊浪翻腾的河水,竟产生一阵阵眩晕。曾几何时,我在这里一次次驻足,一次次徘徊,任由劲风刮过,任由飞溅的洪流裹带着泥土扑面而来,从未退却,只觉亲近,而今竟也觉得胆怯。不一会儿,同事已经开始折身向上攀爬了,不经意踩到碎石上滑了一下,幸好抓住了放梯子的绳索,大家都长舒一口气。对于领导的夸赞,刚忙完的同事只是拍拍手上的土,憨笑着接过领导递来的香烟,又急着进入厂房去检修了。

      看着同事离开的身影,忽然间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我霎时明白了对这里魂牵梦绕的缘由,不是因为这里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而是这里有一群默默奉献、淳厚质朴、可亲可爱的基层人,他们有着机关大院里少有的一种亲近感。虽然这里有时会开一些低俗的玩笑,会有一些家长里短的磕磕碰碰,但没有客套的寒暄、职业的微笑,只有自然、亲近、质朴的情义和真实的感动。

      现在这里也装了数字电视,接通了网络,增加了羽毛球、乒乓球设施用具,同时有了职工书屋,大家不仅可以通过现代化讯息设备了解山外世界,还可以品味重温书墨的芬芳。
   
      我想我一直都不曾离开。十几年的生活早已让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根植于内心深处,凝结成为我生命的一个片段和一种情结,挥之不去。一次,刚上初一的儿子有指着历史书上的郑国渠问我:“郑国渠在哪里呢?”我不无自豪的告诉他,郑国渠就是我们泾惠渠的前身,妈妈曾经在那里工作过,那里有一座山,叫张家山,有一条河,叫泾河,有一群人,叫水利人。(省泾惠渠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