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回力鞋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一双回力鞋

时间: 2014-12-16 16:54 来源: 吕恭
      1970年春天是我在武功县下乡当知青的第三个年头,那时,我在蔡家坡的宝鸡峡水利工地上当民工。有一天我竟然意外地收到了在北京工作的舅舅寄来的一双上海出的白色回力牌球鞋。那时,知青们生活虽然艰苦,但也知道时髦,知道爱美,当时社会上就颇为流行着“头戴国防绿,脚蹬白回力”的说法,谁有一顶绿军帽和一双回力鞋,人好像也长了身价,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多看两眼,这也许就是那个特殊时代的时尚吧。

      我美梦成真,突然得到了一双货真价实的“白回力”,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除了上工劳动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穿着它,只可惜睡觉时必须脱掉。我穿着它打篮球,穿着它上街,穿着它串知青点,无不受到小青年们的羡慕。到了夏收前夕,水利工地上决定只留下很少留守的人,其他人都得回家参加夏收。我便和同村的满屯哥等人便一同回武功插队的那个村子。我们到蔡家坡车站时,刚好停着一列货车,那时我们扒货车都已经很老道了,便上了一节“闷罐车”,一路上有说有笑的。等快要进普集镇(武功县城)车站时,天色已近黄昏,满屯哥往前看了看说“洋旗”(臂板式铁路信号)上看这趟车不停站,是慢行通过,咱们准备跳车吧。那时我们经常扒车,都会看铁路信号。这时火车的速度也明显降下来了,我们就准备寻找适合跳车的地方。本来这天什么事也不会发生,可满屯哥出于好心,说马上要跳车了,你还是把鞋脱下来,跳车磕磕碰碰的,别把你的“白回力”给弄破了。我朝他感激地点点头,把我的那双“心肝宝贝”脱下来拎在手里。前方一片平坦的麦田,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着陆场”啦,满屯哥头一个跳下去了,接着一个一个地往下跳。等我跳得时候,可能是顾忌手里提着心爱的“白回力”吧,我竟用力过大,身体的重心在空中翻了一下,不知怎么搞得竟然是脊背先着地,就那样翻落到麦田里,在身体重重地接触到地面的一瞬间,由于重力的反作用,两臂不由自主地用力向上杨了一下,那双“白回力”自然随着飞扬的双臂也就飞出去了。等我回过神,揉着摔痛的背部站起来时,才发现我心爱的“白回力”不见了。我的娘啊?鞋呢?我的回力鞋呢?当然是掉在这片麦田里了,可是我当时摔得挺重,完全没有方位感,看着这一片即将成熟黄灿灿的麦田,我的“白回力”究竟落到哪里去了?

      我顾不上背痛,发疯般的四处乱找,一会儿满屯哥他们几个也过来帮我找,天就要黑了,我急的满头大汗,就差哭出声来,我落地的时候能有多大的臂力,那双回力鞋究竟能被“飞扬”到哪里去了呢?就在这时,有个骑自行车的人过来了,看到我们在麦田里乱踩踏,大声呵斥我们出来,那人看样子是个村干部,没准就是这个村的书记或大队长,指着我们骂开了:“你们这几个驴日的,你们看看,眼看到嘴的麦子,让你们糟蹋成啥啦?都跟我走,到大队部去,让我们的民兵给你们紧紧‘螺丝’再说。”

      我赶忙说我的鞋掉在麦田里了,我们不是有意祸害庄稼,是在找鞋。可他根本就不听,“找鞋?你的鞋咋会到我们的麦田里?再说你的鞋值多少钱?你看看这一片麦子值多少钱?你再犟嘴,让民兵把你们送到县上群众专政指挥部去,你们这就是现行的破坏夏收。我就是刚开了会回来,有敢破坏夏收的,一律送‘群众专政指挥部’关起来。”

      鞋是没法找了,天也黑了,遇到这个十分厉害的村干部,今天能脱身就不错了。我们几个好说歹说人家才放过我们。我一步一回头地光着脚跟他们往回走,心里懊悔的肠子都青了,多好的一双回力鞋啊,穿了还不到3个月,就这么没啦!满屯哥自知是他一句话惹的事,一边劝慰我,一边带我到他半年前打过工的县机砖厂,找到他的一个熟人,给我借了一双鞋,我们就连夜回到了20里外的村子。

      我挚爱的回力鞋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丢掉”了,我难受的死的心都有了,可接着就是夏收,就是超强体力的劳动,知青还面临着吃不饱饭的熬煎,在紧张的农忙中,我不是累就是困和饿,对那双鞋也就慢慢淡忘了。直到两年后,我参军到新疆,当汽车兵到处跑车的时候,有次在一个小县城居然买到了一双回力鞋,心里着实喜欢了一阵子,部队有统一着装,只能穿着它打篮球,不过对我来说,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有时候看着这双回力鞋静静地发呆,就像是找回了当年那双丢掉的鞋子一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