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曹参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怀念曹参

时间: 2014-01-13 15:21 来源: 喻东平
      曹参,中国西汉王朝开国功臣,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在楚汉战争以及汉初平定异姓王侯的战役中屡建战功。刘邦即皇帝位后,赐爵列侯,号平阳侯。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继萧何为相国后,曾主持修建了汉中最早的水利工程——石门山河堰,使大片旱地变为旱涝保收的水田。说起来,曹参文不如萧何,武不及韩信,但《史记》对曹参的评价甚高:“天下俱称其美德”!百姓也一直缅怀他,不仅编歌谣颂之,旧时县衙内多建有萧曹祠,汉中人民在河东店镇修建有萧曹祠(可惜毁于1981年8月的特大洪水)。如今在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的文化广场,不仅塑有曹参的石质雕像,在复修的山河道观中,也供奉有曹参的圣像。为什么曹参在人们心中有这么崇高的地位?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逝,同年,太子刘盈即位,任命名将萧何担任丞相。这时,萧何年事已高,但依然兢兢业业。他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朝的法律,选取其中合乎当时国情、民情和社情的内容,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汉代律法。在此期间,他注重发展经济,促农兴商,使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两年之后,萧何因为日夜操劳导致病重卧床不起。病危之际,汉惠帝前来探望,趁机征求萧何的意见:“丞相百年之后,你认为谁可以接替你担任丞相?”萧何回答说:“虽然我和曹参平时有些矛盾,但论当丞相的能力,他实不亚于我,如果能让他接替,我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萧何死后,汉惠帝果真任命曹参为丞相。曹参上任之后,无论是皇上,还是百姓,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出新的起色。然而,曹参并没有这样做。曹参为相后,“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他一没有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二没有制定新的法规和政策,三没有中断或推倒前任的工作和做法,而是对全国宣布,只要萧何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就继续坚持,只要萧何丞相部署的工作,就要坚持干完,本丞相执政期间,不再制定和出台新的政策,也不再部署新的任务。

      曹参的选人用人和工作习惯也有别于他人。他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脚踏实地干事的厚道人,调到丞相府担任重要职务。对那些习惯玩新花样和华而不实的人,统统辞退。让那些扎实工作的人,按照萧何当初制定的路线继续工作,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整日酗酒,不理政事。 

      曹参如此为之,不仅满朝文武说三道四,连汉惠帝也看不下去了。一天,他对曹参的儿子曹窋说:“你爹整天不问政事,也不知道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创新的事业,是不是太懈怠了?”曹窋回到家里,变着法子把皇帝的意思说了出来。没想到曹参听了,不仅没有自责,反而大发雷霆,打了曹窋一顿屁股。

      消息传到皇宫,惠帝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找来曹参问个究竟。

      曹参不慌不忙取下头冠反问道:“陛下与高祖相比,谁更英明?”

      惠帝一愣,说:“朕当然与先帝无法相比。”

      曹参又问:“那么,陛下您觉得臣与萧何相比,谁更贤能?”

      惠帝诚恳说:“你恐怕比不上萧相国。”曹参拍手说道:“这就对了!”

      然后曹参解释道:“先帝与萧相国平定天下,国家法度已建齐备,臣以为恪尽职守,严格遵循法度就是最明智的选择。汉朝经过了三年灭秦战争,四年楚汉战争,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清静无为不扰民,便是治理天下的决窍”。

      接下来,曹参又例举秦朝灭亡的原因,那就在于法令太苛刻、赋税太繁重。只要人民不主动犯法,就不要去骚扰他。不扰民,民自安,社会便会和谐。

      一席话,说得惠帝恍然大悟。

      表面上,曹参每日放纵饮酒,只图自保。实际上,曹参的无为而治,天下庶民皆可安居乐业,无所作为却是一种最大的作为,却能让天下安定、和谐。曹参的治国神功,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无为而治,这是一种安定天下的政治手段,也是一种混官场的智慧。果然,曹参担任丞相三年,天下呈现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曹参死了以后,曹窋接替了父亲的侯位。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时说:“萧何制定法令,具体科学;曹参接替丞相,遵法度而不乱改。天下因其无为而治而安宁不乱。”这就是传说中“萧规曹随”的千古佳话。“汉相国萧何所筑,曹参落成之”的山河堰,让汉中人民受益2000多年,人们能不感激他?明朝诗人郭元柱在《谒萧曹祠》中这样说到:“汉祚炎隆四百年,萧曹事业冠郡侯。当年将相今何在?惟有山河堰水流。”

        曹参何以能做到“不折腾”而造福人民?窃以为他能以天下百姓为重,以百姓安居乐业为中心,宁可自己忍辱负重,甚至不惜被人误解为无能。曹参不创新,只守成,时人讥其无能,他自己也默认“无能”。但曹参是否真的“无能”?历史已经证明:曹参的“无为而治”就是审时度势的“不折腾”!“不折腾”政策是符合当时长期战乱后百姓急切盼望平和安定的意愿的;“不折腾”造成的宽松环境,更是刚脱离暴秦统治的百姓极其祈盼的。正因为“不折腾”政策符合民心,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休养生息,国力才能得到大大增强。

      关于曹参,还有这么一首诗:“执锐披坚创满身,封候拜相老勋臣。循规守职尊黄老,清静无为驭子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