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家峡水库功德碑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段家峡水库功德碑

时间: 2013-10-28 13:59 来源: 支向儒
 
 
       千水汤汤,名载史章。大禹治水,导千及岐。①
  非子养马,千渭之畔。马大蕃息,开土拓疆。
      武德八年,五节堰成。漂木漕运,直抵长安。②
      水渠水磨,榨油磨面。发展生产,造福家乡。③
  陇州大地,水利积弱。靠天吃饭,饿断饥肠。
  缺衣少食,日子恓惶。天灾人祸,泪眼汪汪。
  建国伊始,改天换地。治山治水,盛世新章。
  修库建塘,群情高涨。文革中期,建库号响。
 全县动员,力争上游。自力更生,艰苦业创。
 感天动地,英雄举壮。除险加固,帷幕灌浆。
  励精图治,苦战八载。高峡平湖,灌区扩张。
 粮经作物,增产增收。兴利除害,防洪保安。
  段家峡库,功德无量。首善在水,民富县强。
 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段家峡库,功在当代。
 农业大县,基础稳牢。水力发电,梯级开发。
 水电明珠,星罗棋布。电气化县,全国闻名。
  以电代燃 ,绿色环保。工业发展,用电有障。
 段家峡库,利在千秋。一城三县,蓝图再展。
 富裕小康,共同梦想。三级城市,五个陇州。
                     科学发展,统筹城乡。人水和谐,续写辉煌。  
                       


(作者单位:陇县自来水公司)
 
 
       注解(摘自1985年版《陇县水利志》):①夏禹治千:陇县水利事业,最早是《尚书.禹贡》篇中《导千   及岐》记载。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夏禹,曾经组织人民,将千河从千山至渭河间二百余里,进行过疏导。
       ②五节堰:当时千源县户不过五、六千,口不过两、三万,经济上对朝廷来说,无足轻重,而朝中派出主管水利之大员,来陇督修五节堰,目的显然是“市木秦陇,联巨筏,自河达渭,历砥柱以集于京。”即在千河上游筑坝五道,以抬高水位,然后将采伐关山之木,利用水运到京城,以供唐初大兴土木之用,不久即废。
       ③磨渠及灌溉:民国时期,全县(包括现宝鸡县县功镇)仅有磨渠16条,水磨78盘。当时除非十分干旱,禾苗枯萎至极,才浇一点救命水,磨渠主要以磨面为主,一般不用于浇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