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 诉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撤 诉

时间: 2013-09-12 13:59 来源: 黄良明

(小说)

 一
 

    大雨连下了好几天,天也累了,终于停下来喘息一阵。

    王五并没有随着天气的好转而开朗起来,紧揪着的心一直让他寝食难眠。河里面堆着的土山早就该清理的,就因为那点事拖到现在还杵在那里,几天前不停地下雨,大沟小沟都涨水了,就连上河湾那条几年不见水的干沟都发出了轰隆隆的水流声,结果河里那堆土山却把来水死死的堵在那里,很快形成了可怕的堰塞湖。还记得那天晚上堰塞湖简直成了小水库,好多房屋都被淹了,李文山三间牛栏被洪水吞没,损失了五头大肥牛。这能怪谁呢,王五虽然心里委屈,但也很为李文山感到惋惜。

    连日来,王五心里不停地犯嘀咕。可不是,一天上午,镇上捎信来说,让王五迅速去镇政府一趟,王五来不及问清楚,和妻子招呼一声急忙出门了。

    王五骑上新买的“嘉陵”一溜烟去了镇政府,一路上,王五一直揣摩这让他来到底有什么要紧的事。不一会儿功夫已经来到政府大门口,径直去张镇长办公室,走进门,只见张镇长和两个身着法官制服的法院的人已经等候在那里,看样子有些严肃。

    “这是县法院的黄法官、孙法官。有人将你告了,法院来给你送传票,我还想了解这到底咋回事。”张镇长表情有些不悦。

    王五疑惑的接过传票,从头至尾看过一遍,无奈的连连摇头。“这怎么是我的不是啊,这李文山可真看不出,想讹我咋的”。

    黄法官见王五有情绪,连忙说:“法院确定开庭的时候,还会通知你的,到时候你们好好陈述,我们办案子只认证据”。

    王五收好传票离开镇长办公室,心情无法形容是什么滋味。

    这老李是自己把事情搞砸了,反过来倒怨起我来了,到时候看到底是谁的错。



 

    原来王五住在寇家山,山高坡陡出门极不方便,更为恼火的是逢下雨天气,不停地发生滑坡,危险级了。去年冬季,王五通过陕南移民搬迁在山下公路侧选了个地基建房,王五也舍得花钱请工,半个月时间就把一座近万方的土山搬到了下河湾里。

    王五打好了屋基,正准备动工建新房,麻烦事也来了。一天早晨,县水利局来了好几个水政执法人员,身着清一色的执法服装,在河道堆砌的土堆旁用皮尺仔细的测量,还让王五做了笔录,当下给王五下了处罚整改通知书,要求王五限期将堆在河里的土方全部清理,保障水路畅通。

     清理河道的事很快被杨晓军知道了,年初花了好几十万买了一辆挖掘机,杨晓军整天找机会拉活干,这清理河道里的土堆当然就非他莫属了,杨晓军与王五一合计就把活儿揽下来了,并计划用两天时间完成清理任务。

    李文山听说王五出钱请杨晓军清河道,这咋能行,村里像这样的差事不都是他李文山承包下的,更何况这土堆下面还有自己的河滩小菜园呢,本来就受了损失,这点功夫钱怎能不让他挣呢,虽然是小工程,李文山决定把这活儿争过来。

    距河道清理限定时间只剩两天,杨晓军天刚蒙蒙亮就把挖掘机轰隆隆开进堆着土石的河道旁,后面还跟着开来一辆“东风”卸土车,准备将这座土山运往下河湾那片空闲的场地。

    “杨晓军,这滩地里原本有我种植的蔬菜,还有水生药材,都被毁了,这损失谁负责赔偿,没说清楚,这土石方不能动”,李文山见杨晓军准备动工,就赶来阻拦。

    “你这是啥话,这是王五找我谈好的,你有啥意见就找他理论,我不赶快把这些土石清理干净,到时候怎么向人家交代啊”,杨晓军把车油门开得更大,大声对李文山应道。

    李文山见杨晓军一点没有犹豫的意思,就径直奔向河滩边,站在挖掘机前,怒气冲冲地说:“你要铲就先把我铲了,只要我在谁都别想动”。

    “你真要这样的话,耽误了工程,我可有的说,更何况最近天气不好,要是降暴雨发洪水,这水被阻在这里出了问题可是你的事,你看着办吧”。杨晓军见这工施不成了,无奈的把机器开走了。
眼看工程期限就到了,王五咋还没见动静,就找到杨晓军问个究竟,杨晓军就把李文山挡工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他。

    “他那算得什么理呀,那河滩也不是他的责任地,哪有什么作物,更说不上损失了,他这分明是想敲竹杠,什么事都想插一手,他哪有干这活的设备啊,这耽误了事儿,怨不了我”。就这样清理河道的事暂时放下了,赶紧找一帮人把新房搭建起来。

   很多事情做起来往往并不难,就是因为利益的驱使,经常把事情变得格外的复杂。有些人追求利益的方法直截了当,有些人却喜欢拐弯抹角,既想达到自己的目的,还假装无所谓的样子。经常把自己说得光明正大,其实虚伪的已经没有了底线。


 

    天灾不由人,刚入夏,雨就下个不停,并且越下越大,本来已经干旱了多时,地里快要干枯的庄稼一下子鲜活起来,已经快要断流的河沟水位开始上涨,河两岸的草丛慢慢不见了踪影。天依然阴沉着脸,如柱的雨水编织成的大网把天地笼罩的严严实实,密不透风。人们开始焦虑起来,有了不祥之兆。

    下河湾呈南北走向,河床平坦,两岸柳树成行,茂密的柳枝随风荡漾,曲径幽深让这里的小村风景很诱人。沿岸稀疏的住了十几户人家,多数姓李。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下河湾的人日子过得都体面。连日降雨,让他们从没有这样担忧过。夜幕早早的来临,家家亮着灯不敢休息。河里的水浪一阵近似一阵的冲刷着住户的房基,突然附近爆发一声轰鸣,紧接着清晰地传来洪水声夹杂着房屋倒塌声,人们惊慌的冲出房门,凭着划过天空的闪电隐约看见岸边那座牛栏被滔滔洪水吞没了,眼看被关着的好几头牛没了影子,雨地里有人哭喊着。都知道那是李文山家的家产,这损失可不一般啊,这谁还顾得上呢,好几户家里开始进水了,人们拼命爬的高一点。天要收你,你躲到哪里都会无济于事,他们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命悬一线呢。

    这天晚上人们在煎熬中度过,幸好雨水渐渐稀疏了,天刚刚蒙蒙亮,大家纷纷怀着忐忑的心情查看自己家的灾情,损失的大都是房屋前的庄稼和蔬菜,进水的房屋一片狼藉,最惨的是李文山家,损失的要值十好几万元呢。

     山洪来得快退得也快,村民开始议论,有的说这雨下得太急,有的说这雨下的太偏,杨晓军一句话则让大家恍然大悟,“这都不是,要不是下河湾那堆土石像堤坝一样把洪水堵起来出不去,这水不会长那么高,那么多东西就不会被淹”。怎么我们没有想到啊,村民一下把事情怪罪到了王五身上。“让他赔损失”,人们终于找到了根源。

    李文山不再绝望,似乎一下看到了希望,请人拟好状子送到了县法院,他想要回损失。


 

    等了好长时间没收到法院开庭的通知,王五始终觉得不安。一天下午,县上来了一辆车,停在了李文山的家门口,原以为是法院来人了,从车上下来几个斯斯文文的人,他们自称县财产保险公司的,专程了解灾情的。李文山半天还没回过神来。“是你们村信息员王五报的案,前几天发洪水你们村受损了,我们专门来核查灾情的”,其中一个叫肖延寿的保险员见李文山一脸的疑惑就忙解释说。

    “诶呀,我咋好糊涂啊,怎么就没想起这事啊”,李文山猛拍自己脑门。原来两年前险保险公司在农村搞财产保险试点,李文山当时就为自己财产办理了自然灾害保险,没曾想竟然派上了用场。

    保险员详细了解了李文山损失情况,当下告诉他说,这情况属实,等着理赔吧,李文山简直像做梦一样,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安慰感,随后保险员又去了好几家。

    人是有理性的,当一时冲动那会儿,理性思维已经渺小到了近乎狭隘的程度,当理性终于战胜了感性,人就会做出正确而高明的判断。李文山萌生一丝愧疚感,还是自己错了,当时要不是王五英明,谁会想出要办什么保险啊,现在反倒把人家起诉到法院,这怎么面对他呢。

    妻子刘兰看丈夫很为难,试着说道:“我们把状子退回来,不起诉成吗”。李文山听了先是一怔,愣了一下,突然对爱人说:“还是你的点子好”。“别假了”,被丈夫表扬的时候少,妻子刘兰温柔的回了一句。


    王五是几年前村上封的信息员,虽然官职小,也没啥待遇,可王五干的很起劲,说起来这信息员就是把县上镇上传下来的信息再传到家家户户,最忙的时候就是梅雨季节,几乎天天都有下雨呀涨水呀这样的防汛信息。虽然村子里的人住的并不分散,但要挨家挨户都招呼到很是费时间的。去年村上装上了四个大喇叭,响起来声音忒大,传得老远,有什么紧急信息就在喇叭上喊上一阵,大家都能听见,特管用。这总算让王五方便多了。
王五点子多是出了名的,他捉摸着这没完没了的报告雨水情况,这要是真的闹出了事,那损失该谁赔呀。现在不是兴保险吗,让大家把家里最值钱的都做上保险那不就放心了呢。王五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县财产保险公司,人家公司到是答应试试,就这样村上好几家都有了保险,李文山家里好几头肥牛保险了十几万呢。

    自从拿到法院送来的传票,王五心里觉得很别扭,虽然自认为没有成心做错事,但总觉得很不光彩。李文山好像故意避着他,也总不见他的人影,这到让王五坚信李文山这人做人不地道,有意见不能交换吗,非得去那种地方较劲吗。

    过了快半个月了,一天下午,王五又接到电话通知,让去镇政府,王五不用猜是法院来人正式通知开庭的事,王五和妻子招呼一声,急忙往政府赶去。

    在张镇长办公室坐着的还是上次那几个人,和上一次有些不一样的是,他们个个表情并不那样严肃,没等王五招呼,张镇长下发话说:“你那官司不打了,人家撤诉了,两个法官专程来通知你的”。“不打了,撤诉了?”,黄法官见王五满脸疑惑,拿出撤诉裁定书递给王五,解释道:“原告李文山把对你的起诉撤回了,这官司不打了,当然就不会开庭了”。这一会儿起诉,一会儿撤诉,真新鲜,王五一时还真是不明白。


 


 

    离开镇政府,王五径直返回。在村子路口,突然遇见李文山,不像原来那样,都显得有些尴尬。

    “老王,都怪我糊涂,你为我办了好事,我却那样,你大人不和我小人计较吧”。李文山一脸的虔诚。

    “我有啥能耐为你办好事啊”,王五没弄明白。

    “还记得保险的事吗?保险公司的保险员来了,表示要为我理赔呢,我的损失能找回来了”。李文山再解释道。

    王五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身心一下轻松了许多。“这也难怪你,换谁都承受不了,人家能陪真是上天保佑你不该舍财”,两人对视笑了。

    下河湾里的水早退完了,人们听见了机器的轰鸣,杨晓军忙碌的指挥着挖掘机使劲的掏着那堆扎眼的土石方,不少村里人干脆凑上前不停地催着司机再加紧些,就这堆土把大家害惨了,人们已经不再抱怨王五了。


 


 

    李文山心里明白,有件事只有自己出面才合适,因为自己才把事情拖到现在。他主动去了县水行政执法大队,过好几天杨晓军才把这事告诉王五。晚上王五约了杨晓军一起走进李文山小院里。
   
    凡事总要经过一些周折,心理总要找到一种平衡。现实生活中总有无头无尾的矛盾,却还是在生活中得到化解。多为他人行得一些方便很容易做到,能善于找到宽容他人的理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还是要取决于一种心理态度。

    自那以后,王五家里走得最勤的是李文山。(白河县水利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