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陕西日报: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时间: 2025-09-29 08:51 来源: 陕西日报

      汉中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冰冰

     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闫晓明

      记者:近年来,汉江出境水质保持Ⅱ类标准。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十四五”以来,汉中市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周冰冰:汉中市牢牢担起“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统筹推进,全面推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一是夯实治水责任。汉中市颁布实施《汉中市汉江水质保护条例》,制定《汉中市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强化预警监测和巡河排查,全力保障水质安全。

      二是坚持系统治理。汉中市启动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消空白计划,133个镇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累计完成77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汉江、嘉陵江干流及西汉水1441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对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开展排查,督促工业园区编制“一园一策”方案,持续提升污染防治水平。


      三是严格执法监管。汉中市持续开展“碧水”执法专项行动,强化司法联动,围绕涉水企业、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畜禽养殖、工业园区、饮用水源地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水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四是强化风险防范。汉中市围绕生态环境六大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导,推动环境风险隐患防范措施落实落细。制定汉江、嘉陵江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并推进实施,完成空间设施现场核查,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全力保障汉江水环境安全。

      记者:汉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下一步,汉中市将采取哪些措施建设、管理好天汉湿地公园?

      闫晓明:我们在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同时,将重点放在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在汉江汉中城区段全力构建市民共享的绿意空间。

      一是积极统筹生态保护和修复。坚持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三水统筹”。以建设幸福河湖为重点,扎实推进河湖长制暨河湖管理保护治理,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加大汉江流域生态修复力度,坚持源头治理,持续保护好天汉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让自然之美融入城市发展。

      二是积极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天汉湿地公园品质和服务水平,不断健全湿地公园管理长效联动机制,全面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立体联动服务体系;拓展智慧管理新模式,优先启动效率更高、机动性更强的无人机智能巡查;在公共设施提质升级方面,将对园区内老旧栈道、平台、广场、道路进行逐年改造,对现有绿化景观进行“增彩延绿”,使湿地公园一步一景、四季有景,全方位提升市民群众游园幸福指数。

      三是积极建立生态项目储备。在柔性治水和低碳建设的经验基础上,立足实际策划、科学合理规划天汉湿地公园上溯下延的汉江沙岩沟口至高铁桥段生态治理、冷水河口生态治理等湿地生态修复项目。

      四是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发挥天汉湿地公园平台效益,整合社会力量,充分挖掘“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体育”“生态+科普”等资源,增强市民群众游园参与感和体验感,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

      陕西日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9/29/content_920675.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