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房沟——这条石川河支流沟道长10公里,流域面积50.9平方公里,自上而下串联溪山胜境景区、秀房沟煤矿、薛家寨景区和田峪村。
6月24日,陕西省水利厅与铜川市人民政府在耀州区照金镇秀房沟联合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实战演练,以“演”促防,以“练”备战。160余名参演人员通过多场景联动、全流程推演,将防御预案从“纸面”落到“地面”,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此处为短时强降雨多发区,且地形复杂,景区游客、矿场职工、村落居民、特殊群体四类对象共存,转移避险需差异化方案,是检验山洪防御体系的天然考场。”现场指挥员点明选址深意。
多维联动,四级责任穿透“最后一公里”
演练模拟沮河支流发生较重汛情、秀房沟发生严重山洪灾害,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第一时间组织会商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溪山胜境景区、秀房沟煤矿、薛家寨景区和田峪村的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闻令而行,立即组织开展各危险区内的游客、煤矿职工、沿沟居住群众及特殊人群等转移避险,集中展示了山洪、洪水预警信息“双预警、双叫应、双转移、双反馈”工作机制。
演练创新采用“主会场+三分会场”视频同传模式,主会场设在田峪村秀房沟组,溪山胜境景区、秀房沟煤矿、薛家寨景区三地同步演练。险情发生后,铜川市防指启动响应,耀州区区长调度,照金镇镇长现场指挥,村级责任人组织转移,四级责任环环相扣;景区导游引导游客撤向高地,煤矿安全员鸣笛疏散职工,村干部搀扶独居老人转移,多场景同步展开。
科技赋能,智慧防线锁定生死时速
演练采用“4个场景视频同传+实时航拍”模式,现场多角度演示了新建的秀房沟不同量级洪水三维可视化淹没预演模型和分会场紧张有序的演练场面,完整呈现了秀房沟山洪灾害新型“入户报警叫应系统”、景区山洪预警广播、村组简易雨量水位报警器等多种现地预警方式发挥作用的生动画面,突出展示了秀房沟“上游多点监测预警、下游一键喊话撤离”的创新型预警模式。
“过去喊破嗓子,现在一键联动!”田峪村预警员演示新型手持终端,轻点屏幕,沟内多处高危点同步接收撤离指令。
实战检验,50分钟的生命保卫战
从预警发布到响应解除,此次演练历时50分钟,浓缩洪水灾害双预警、会商部署双叫应、洪水威胁双转移、人员转移双反馈四大关键科目。
气象水文会商锁定风险区域,双渠道发布预警;镇指挥长电话直联景区、煤矿负责人,村级责任人敲门叫应;景区游客沿荧光地标撤向高地,卧床老人由青年突击队背驮转移;安置点扫码登记实时回传人数,无人机红外扫描确认无滞留人员。
陕西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闫红阳评价:“四级责任穿透、科技手段赋能、群众转移有序,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的实战样本。”
7月1日,陕西省将进入主汛期,极端天气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大,山洪灾害防御形势进一步趋紧。陕西省水利厅联合汉中、安康、商洛、宝鸡、铜川市人民政府开展山洪防御等演练,全面检验了断电断网等极端情境下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全方位对山洪灾害危险区、在建水利工程、水库、河道堤防、淤地坝、水闸水电站等六个方面7.9万人次的涉水责任人开展模拟预警叫应演练,确保责任人链条闭环履职尽责。
中国水利网:http://www.chinawater.com.cn/df/sx_19471/202506/t20250630_106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