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复涌泉水润心田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中国财经报:复涌泉水润心田

时间: 2025-04-11 10:19 来源: 中国财经报

      泉水是地下水水位的“晴雨表”。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多地泉域保护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出现泉水复涌景象。汩汩清泉滋润着大地,也润泽着人们的心灵。

      在陕西富平,干涸40年的温泉河千年古泉复涌。“2022年11月份,有村民发现泉眼复涌了,全村都很惊喜!”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齐村镇党委书记齐杲回忆,“有水感觉一下子就有灵气了。”

      泉水复涌是地下水位上升最直接的体现。这得益于富平县大力推进地下水超载超采综合治理,促进地下水位回升。

      “我们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限制新增取水许可,关停城区自备井36眼,81处非农取水口安装水量在线监测设备。”富平县水务局局长刘天奇说。

      据了解,2022年以来,超载区治理投入财政资金878万元,包括“中省”(中央和省)水利发展资金计量检测设施安装608万元,县财政投入治理经费270万元。

      刘天奇介绍,经过各级政府不懈努力,富平县超采区2015年地下水平均埋深由57.18米上升至2024年的41.8米,水位上升幅度达15.48米,“双超”治理效果明显。

      温泉河以水至隆冬不冰微温而得名,其独特的水质孕育出泉眼周围数百亩富平土特产“九眼莲”。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莲藕内有九孔,呈环状排列,清脆爽口。

      “这是活水滋养,与打井取水、覆地膜培育的方式相比,会更通地气,更好吃。用水成本下降,为农民及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富平县齐村镇街子村党支部书记胡胜国说。

      据介绍,目前这片区域亩产莲藕2000斤左右,亩均收入近万元。顺着胡胜国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新开发、连成片的莲藕种植区。

      水润田地,处处彰显蓬勃生机。“现在这儿时常会有野生水鸟停留,河道边田螺、鱼、虾类也变得丰富起来,下一步准备发展渔业,争取把这些非常好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杲憧憬地说。

      近年来,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实施《“十四五”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全面推进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及辽西北地区、西辽河流域、黄淮地区、鄂尔多斯台地、汾渭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麓及吐哈盆地、北部湾等10个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

      近期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结果显示,与2015年相比,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总体下降,超采量、超采程度显著降低,地下水超采量较上一轮减少50.3亿立方米,减少31.9%,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8.83万平方公里,减少51%。

     泉域保护治理是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内容。水利部指导督促各地开展泉域保护行动,通过机井关停、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举措,黄淮地区南海泉、珍珠泉2023年较2018年泉水流量分别增加28%、78%;河南百泉2021年开始复涌,流量最高时达5立方米每秒;2023年,汾渭谷地山西晋祠千年古泉30年来首次复流。

     春和景明。在泉城济南,享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趵突泉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拍照打卡,来领略“三股水”翻涌的魅力,感受“趵突腾空”盛景。自2003年9月6日趵突泉复涌至今,已持续喷涌21年。


     “咱们济南人对泉水的感情深着呢!趵突泉重新涌出来的那一刻,大家激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泉水。每天看着泉水欢快流淌,心里就特别踏实!”从小在泉边长大的市民王俐感慨。

      “泉水长流,要久久为功保泉。”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保护处处长潘炳江介绍,“市里陆续颁布《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济南市保持泉水喷涌应急预案》等,灵活运用补源、控采、增雨、节水等举措,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保障泉水正常喷涌。”

      治泉背后是系统治水。“我们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水网。”潘炳江介绍,实施多源补源,一系列水系连通工程逐步贯通全市“水脉络”,城市供水地下水与地表水占比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8:2逐步变为如今的2:8。

      卧虎山水库下游的玉符河是泉水补给区重点渗透带。“自2002年实施生态补源以来,水库已累计向玉符河补水5.2亿立方米,助力泉水持续喷涌。”济南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卧虎山水库服务处处长陈鹏说。

      节水是护泉的长久之计。在富平县流曲镇流曲村鸿源家庭农场,负责人田忠强正在手机上操作灌溉小麦。“自2021年实施节水喷灌,一亩地能节水30%到40%,每亩增收近300元。”田忠强笑着告诉记者。

      “全县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增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6.135万亩。”富平县水务局副局长杨响丽说。

       泉眼恢复活力,水流潺潺,兴水惠民,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

      中国财经报:rcloud.com/newsepaper/detail/10257_161907_1794452_26092507_zgcjb.html?app=1&xkyTimestamp=174428770427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