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志辉
铜川地处渭北旱塬,年降水量少,季节降水差异明显。长期以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间歇性缺水制约了当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铜川推动节水农业发展,健全工业用水机制,持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温室大棚节水有方
3月19日,记者走进秦创原铜川市农业科技创新融合示范园,只见玻璃温室内,翠绿的生菜整齐排列在种植架上,红彤彤的番茄挂在枝头。
工作人员井桐桐介绍,目前,示范园有1座玻璃温室和8座大跨度拱棚,采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模式种植番茄、生菜等作物。仅玻璃温室内就有7200株番茄,每株番茄每天需注入2.6升水肥混合液。
如何最大限度降低用水量,让每一滴水都能物尽其用?井桐桐告诉记者:“水肥混合液经过番茄根部吸收后,剩余部分会通过回流槽流入雨水调蓄池,与雨水混合。经过沉淀、过滤和消毒后,这些混合液会被抽入施肥机与新的水肥混合液再度混合,循环使用,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井桐桐介绍:“目前,示范园的雨水调蓄池容量约为3500万升,不仅储存着水肥混合液,还汇集了从各个大棚顶部收集的雨水,可满足园区灌溉用水需求。得益于良好的种植模式和高效畅通的水循环系统,示范园在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用水大户变节水先锋
企业节水是节约用水工作的“重头戏”。
位于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美鑫”)是一家集煤、电、铝生产于一体的综合企业,年产电解铝30万吨、煤炭120万吨,是当地企业用水大户。2024年,陕西美鑫实际用水量为287.15万吨,远低于362万吨的常规水源年取水许可审批量。
用水大户何以变成节水先锋?陕西美鑫设备能源部工程师张立社说:“秘诀在于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依托安装的水库输水总表、分公司水表、车间水表等设备,我们建立了三级管理机制,将各分公司、各生产车间节水、用水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以此督促各单位在生产环节减少浪费。”
此外,由于各生产环节用水标准不同,陕西美鑫各厂区均拥有独立的用水系统。张立社介绍:“各厂区用水系统还划分了生活给水,生产、消防给水,循环水和二次利用水等子系统。各子系统分质、分压供水,确保了优水优用、复合利用,既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又提升了再生水使用率。”2024年,企业再生水使用量为61.04万吨,约占总用水量的21.3%。
爱水节水 意识先行
“每一滴水都值得我们用心守护”“一滴水,一份爱”……
3月18日,记者走进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教室里,五颜六色的手抄报上写满了节水标语。教学楼旁边的劳动实践基地里,喷灌装置正为蔬菜、树木浇水。
校长焦银丽告诉记者:“喷灌装置内储存的是雨水。我们希望通过把节水课堂搬到室外的方式,让学生看到水的收集和利用过程,从而让他们形成节水意识。”
“我知道水蒸发后会变成云,再通过降水进入土地。这是老师在劳动实践基地告诉我们的。”五年级学生刘玉帆说,如今,她不仅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还成了家里的“节水宣传员”。
焦银丽说:“学校通过劳动实践、主题班会、演讲、办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营造惜水、节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铜川市持续推动节水宣传进校园活动。铜川市水务局联合多部门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水库、自来水厂等,近距离观察污水处理、水源地保护等情况,让孩子们了解节水知识,深刻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
铜川市水务局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姚莎表示:“下一步,铜川市水务局将进一步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加快完善节水治理体系,不断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推动形成人人参与节水、人人争做节水先锋的良好社会风尚。”
陕西日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4/03/content_90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