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治水有良方 清流润万家——富平县以治水为主线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观察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陕西日报:治水有良方 清流润万家——富平县以治水为主线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观察

时间: 2025-01-09 11:34 来源: 陕西日报

      富平县地处渭北“旱腰带”,曾经干旱少雨,植被稀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长期以来,缺水问题制约着这片土地的发展。

      近年来,富平县以治水为突破口,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价值,“五水协同”打造美丽城乡,推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走出了一条以治水为主线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子。

      荒沟“变身”幸福园

      “治理之前,石川河沿岸堆满垃圾,现在环境变好了,白鹭也飞回来了。”“一到夏天,这里绿树成荫、荷花摇曳,风景非常美。”1月6日,记者沿着石川河一路探访,听到不少“荒滩沟”大变样的故事。

     石川河是渭河一级支流,从富平县城穿城而过,它的支流温泉河位于县城北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农业灌溉,上游建起水库,使得季节性河流石川河水量骤减。再加上采石挖砂、垃圾倾倒,石川河和温泉河遭受破坏,时常断流干涸。

      一定要治理好石川河!

      从2014年起,富平县对石川河及温泉河开展系统治理,新建堤防10.4公里,治理河道31.2公里;2017年,富平县建立石川河生态基流补偿机制,先后利用泾惠渠灌溉退水、桃曲坡水库向石川河进行生态补水。

      2021年以来,富平县加大非常规水补充生态用水力度,3年累计向石川河、温泉河补充水量1435.2万立方米。2023年,富平县加大中水回收利用力度,确保河流生态流量,石川河长流水天数达295天。

      河流补足水后,如何“保水”成了新课题。

      富平县从保护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接续推进石川河、温泉河生态综合治理,打造“两河”生态廊道,建成石川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温泉河湿地公园。“两河”湿地系统共同构成了城区两大生态绿廊,实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富平县住建局石川河管理站讲解员党雪娥告诉记者:“优美的环境和大面积的湿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

      “河道治理前可没有这么好的地方,湿地公园现在是我们的幸福园。”富平县居民魏美玲骄傲地说。

      好水“孕育”好产业

      “近期是柿饼热销的时节,合作社订单爆满,我们正忙着打包发货。”1月3日,富平县山臻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彬彬笑着说。

      水连着土,土连着塬,塬连着田。曾经的杨家村,与富平县大多数旱塬村子一样,耕地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为改变这一现状,富平县将治水与产业发展结合,开展“山水林田塬城村”一体化建设,采取坡改梯、建设小型水保工程和保土耕作等措施拦截雨水、涵养土地,对53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大力培育柿子、花椒等特色种植产业。

      目前,富平县栽种柿子树36万亩。2024年,富平鲜柿产量达5亿公斤,加工柿饼1.2亿公斤,柿子全产业链带动农户3万户,覆盖13万人。

       “现在生态环境好了,发展机会多了,不少年轻人回村,在柿子产业链上施展才华。”乔彬彬说。

       滴滴清水,滋润心田。富平在“水”上下的功夫没有白费,一连串的收获和变化让大家惊喜不已。

      泉水复涌啦!2022年11月7日,齐村镇街子村干涸近40年的泉眼涌出了水。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泉水的断流、复涌。如今水来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街子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小玲说。

      近年来,街子村持续实施生态循环产业区、温泉生态湿地区、民宿文化创意区“三区同建”,探索开发泥塘挖藕、荷塘摸鱼、耕犁田地等特色研学实践,打造集产业、旅游、餐饮、研学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带动周边1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

      以治水为突破口,富平县把提升城市颜值与吸引企业、发展产业、繁荣文旅等一体融合、贯通推进,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来富平投资兴业、一大批富平籍人士返乡置业、一大批优秀人才留在富平发展。

      人水和谐乡村美

      水治理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岸上、田间,还体现在群众身边。

      “以前最愁的就是喝水,村民吃水靠从井里打水或收集雨水。”城关街道新庄村村民韩富吉说。

      变化始于2022年。2022年5月5日,来自秦岭深处的黑河水正式引入富平,自此,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近年来,富平县投资建设规模化供水工程,先后建成县城南塬、北塬2座水厂,将城区自来水厂的饮用水统筹管理,保障农村缺水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建成农村跨镇联村集中供水工程13处,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供水总人口的98.35%,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有了放心水喝,生活污水治理也须重视。治水工作开展以来,富平县建成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扩大污水收集区域,提高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开展全县268个村的黑臭水体排查工作,石川河沿岸8个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加强截污管网建设,对38个入河排污口实施“一口一策”源头管控,坚决遏制污水直排河道。

      “扛起责任,当好河长。我们每周定期巡查河道和入河排污口,确保从村子到河道都干干净净。”淡村镇禾塬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王诚说。

      为持续巩固生态治理成果,富平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推出“红黄旗”制度,每季度对全县16个镇(街道)打分排名,对前三名授“红旗”表彰,对最后一名发“黄旗”警示。农村垃圾乱堆、污水乱排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城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高丽妮说:“村村比、巷巷比、户户比,大家都铆足了劲,污水乱排的现象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好。”

       水润山川,物华丰美。冬日暖阳下,石川河静静流淌……

      陕西日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1/09/content_894263.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