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水利“十四五”期间多措并举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屏障

地方水事
您的位置: 首页>地方水事

铜川水利“十四五”期间多措并举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屏障

时间: 2025-11-12 06:59 来源: 铜川市水务局

      “十四五”以来,铜川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围绕“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确保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目标,全面构建现代化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稳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五年来,累计战胜沮河、雷塬河等河流8次超警戒洪水、3次超保证洪水,有效应对2022年、2024年较重夏旱及2025年冬春夏三季连旱等严重旱情,保护人口30.5万人、耕地8.52万亩,实现了“零伤亡、少损失”目标,为铜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水安全屏障。

      一是坚持制度先行,构建法治化规范化防御体系。以立法突破引领制度创新,2023年10月颁布施行《铜川市防洪排涝条例》,标志着防洪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同步印发《铜川市防洪专项规划》,制定修订《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洪水预警发布管理办法》及《漆沮河洪水防御预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等10余项制度预案,明确了水旱灾害分级响应标准,建立了与应急、气象、水务等部门常态化联合会商机制,有力保障了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顺利开展。凭借扎实的防御成效,铜川市水务局获评2023年-2024年“全省防汛抗旱先进单位”,山洪灾害防御“防御全域化、对象清单化、预警精准化、管控规范化”做法在全省推广,2025年全省山洪灾害防御演练现场会在铜川召开。

      二是推动强基固本,工程科技双轮驱动能力升级。工程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累计投入4.74亿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完成漆水河、沮河等8条河流综合治理,实施河道治理项目25个,修复河道125公里,建成堤防241.35公里,实现城市段河道整体30-50年、镇村段河道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王家河段等山洪沟治理项目5条,南寨、松林塔等水库除险加固12座,修复沮河阿姑社等水毁工程69处,30座水库正常发挥拦洪作用。智慧监测网络实现全域覆盖,建成雨水情、旱情监测站点114处,简易预警设施173处、视频监控81处,构建“气象-水利-水文”一体化防御系统,开展洪水预报预警研究,制定石川河流域“三道防线”监测方案,实时监测、精准预报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强化应急提效,科学处置筑牢“三位一体”安全网。逐级落实水库、淤地坝和重点区域河段、山洪灾害危险区、在建水利工程防汛责任,严格执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规程,充分运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推动预警发布、会商研判、应急响应等落实到位,确保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高效运转。成立33人的党员突击队,组建22人的专家组,组织市县镇村四级防汛演练超200场,培训基层干部群众153场次;发布水库防汛调度指令7次,发布洪水预警64期、山洪风险预警46期,启动应急响应14次,安全转移群众9904人。成功处置宜君县马沟水库大坝裂缝、耀州区代子村堰塞湖等重大险情30余起,未发生因灾人员伤亡事件。加强抗旱服务能力,成立首支村级抗旱服务队,组建抗旱应急队伍25支,购置送水车9辆,累计发布抗旱应急水量指令2次,实施应急调水1068.2万立方米,投入资金2905.6万元,修复设施53处,累计出动送水车4264车次,送水2万余方,保障了8.1万群众临时用水。《央视新闻》宣传报道铜川“旱情持续送水上门解民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陕公网安备61010202000431号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