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水保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水保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水保资讯
韩城:演绎新时代“鱼跃龙门”
  来源:中国水利   发布时间:2020-09-23 17:57:18  


澽水河 杨鹏 摄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诗仙李白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

  鲜为人知的是,诗中所说的“龙门”就在今天的韩城。韩城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流域重要的节点城市,也是鲤鱼跃龙门、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发生的地方。千里黄河最窄与最宽处均在韩城。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补齐生态短板、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重大举措。韩城近年来不断破解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突出问题,发挥生产发展、生活宜居与生态良好的联动效应,奋力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

  鱼跃成龙天地宽

  韩城以北30公里有一处名为龙门的地方,那里演绎了“鱼跃龙门”的壮美传说。相传,古人发现每到春季就有鲤鱼逆水而上,在龙门形成跳跃的群体,但在水流湍急处,却没有任何鱼可以游过去,所以古人想象这些鲤鱼跳过龙门以后变化成龙,升天而去。后来,鲤鱼跃龙门就用来形容勠力拼搏、敢想敢干、敢于筑梦的精神。韩城人世世代代继承发扬着这种精神。

  韩城地处关中盆地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境内500米以上的干、支、毛沟有1 300多条,水土流失面积1 33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2.5%,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市之一。

  近年来,韩城围绕“切实把水土保持工作重心转到监管上来,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的总要求,依托水利部“天体一体化”卫星遥感监管平台,对辖区生产建设项目实现全覆盖监管,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和治理;同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实施了黄河沿线生态治理和绿色长廊建设,对沿线的土崖荒坡荒沟、退化湿地以及主要支流沿线的宜林区域进行植绿补绿;在澽水河、盘河、芝水河、泌水河等入黄一级支流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0.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大大提高。

  说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就不得不提起花椒这一韩城特色。别轻视一株株小小的花椒树,它们为水土保持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年,韩城大力发展以花椒为主的经济生态兼用林,按照向宜林荒山荒坡、川原地埂、瘠薄耕地“三延伸”的原则,不断扩大花椒栽植规模,将生态经济型树种花椒作为退耕还林主栽树种。经过多年努力,全市花椒栽植面积从退耕还林前的1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55万亩。花椒的种植不仅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还让韩城市成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先进典型。

  用心守护换得永续安澜

  几十年来,因东西两岸河道工程的长度和标准不同,黄河主流不断向西发展,持续冲蚀西岸滩地,使韩城一侧的河道控制工程频频出现险情,不少群众失去了生存基础。

  2015年,韩城下峪口下延控导工程开工建设。2016年,控导工程顺利合龙,开创了陕西省黄河工程顺利截流的先例。随后,全长3.5公里的控导工程和双向四车道连坝道路建成。控导工程的建成为稳定河势、防止黄河冲滩塌岸奠定了基础,路堤结合的连坝道路也为滩地生产经营和湿地观光旅游提供了方便。

  澽水河是韩城境内黄河第一大支流,被韩城当地群众称为“母亲河”。它是黄河小北干流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是韩城市重要的工农业及生活水源。历史上,澽水河曾发生过多次洪水灾害,当地群众对它是又爱又恨。

  暴雨常常形成山洪,河库猛涨,洪水暴发致使田淹房倒,山体滑坡,人畜伤亡。1988年,大洪水冲毁护岸工程63处,淹没耕地1.8万亩,毁坏耕地3 000亩;1995年的大暴雨导致澽水河堤决口36米,冲淹农田2 400余亩;2003年,澽水河堤决口28处,淹没农田2.35万亩,108国道受淹3.5公里,滩区村庄大部分被淹,近5 000亩耕地无法耕种……

  2016年,韩城市决定启动澽水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达11.8公里。工程践行“柔性治水”理念,把防洪工程与生态治理相结合,通过兴建水工程,在河堤两岸配置高品质景观园林绿化,把澽水河打造成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风景走廊,使澽水河成为韩城旅游的一张“金名片”。

  如今,每到盛夏,澽水河莲花朵朵开,不知名的水鸟在清凌凌的水面上嬉戏、觅食,在秀美的河岸上悠闲漫步。不远处的梁山上,驰名中外的司马迁祠在葱茏树木掩映下愈显历史沧桑。远山映着近水,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遥相呼应,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为百姓端一碗安全水

  干旱年份群众饮用水难以保障,老旧小区经常停水、断水……曾经,持续多年的水困令韩城人民苦不堪言。

  韩城生产生活用水多年来一直依靠20世纪70年代建设的薛峰、盘河两座水库。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用水量逐年递增。两座水库每年可调配的水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求。

  2015年,韩城市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破解供水困局。投资5.56亿元建设小迷川和侯家峪水库水源工程;投资1 088.24万元开工建设盘河应急水源工程;投资1.41亿元,改造、建成12个供水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引凿济盘”工程,申报禹门抽黄改造工程;对6.6公里城市供水渠道进行全部改造加固;实施北区管网延伸工程,实施“韩城市二水厂水质提升改造工程”,实施“芝阳镇集中供水工程”、“盘河水库西原水厂二期工程”、龙门镇区供水主干网提升改造工程……

  随着一个个工程的建成投运,韩城市从南到北全覆盖的供水管网体系逐步变为看得见的现实。

  一项项举措,化为一股股安全洁净的清水流进了千家万户。推行改革后,韩城水务有限公司先后投资29.5亿元,筹划22个水源项目及供水管网改造延伸工程。城市供水管网由2014年的260公里延伸到现在的382公里,日供水能力由7万吨增至10多万吨,年售水量由原来的2 500万吨到现在的3 100万吨,用户由原来的22 000户发展到现在的27 000户。经过多年努力,政府为百姓端稳了一碗安全水、放心水。

  从黄河岸边令人陶醉的风景,到治理黄河、修复生态、保障供水的责任担当,韩城的发展不论走过多少年,自始至终离不开黄河、绕不开黄河。韩城是名副其实的黄河明珠,它与河结缘,因河而兴,黄河哺育了它、滋润了它,它也一直没有忘记保护黄河的职责与使命。如今,这座城市就像是一条志在高远的金色鲤鱼,为实现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梦想激流勇进、破浪前行,用一系列务实举措呵护好母亲河,演绎着新时代的“鱼跃龙门”!

 

[打 印] [关闭]
 
热点信息
陕西水土保持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备案编号: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39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0202000160
地址: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710004  电话:029-61835268  邮 箱: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