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水保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水保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水保资讯
做好水土保持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   发布时间:2020-09-21 10:16:0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大地上一条奔腾不息、生机勃勃的大动脉。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陕北黄土高原是全国水土流失强度最严重的地区,陕西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是黄河生态治理的一个关键节点。
       近年来,陕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加快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动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前夕,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和风险防控调研与建议专家咨询会在榆林召开。

       8位中科院院士与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榆林,共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良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陈祖煜
       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保护,不可忽视的就有一个,叫做淤地坝工程。


 
▲王光谦
       就是响应习主席说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个共同体,不仅是说单一的水土流失治理,同时你治理完了,要让老百姓富起来,同时带动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五十分之一,但土壤流失总量却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其中,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5.0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流失面积的77.3%,多年平均入黄泥沙量占黄河泥沙总量的一半以上。



 
       研究表明,造成黄河中下游河道淤积的罪魁祸首是粗泥沙,而陕西北部是黄河多沙粗沙的集中来源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及黄河中下游安全,同时也严重制约了陕西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黄河中游的治理重点在陕西,陕西的关键是水土保持。


 
▲李占斌
       只有把这个东西做好了,我们才能谈高质量发展,才能谈我们乡村振兴,才能谈我们这个地区彻底脱贫,巩固脱贫。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吴起县五谷城镇麻台村地处黄土高原,山丘起伏,沟壑纵横,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区,“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山是和尚头,干沟泥水流”……这些曾是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90年代末,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同时开展了水土保持为目的的小流域治理。这是位于五谷城镇麻台村的一个典型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项目。这个昔日黄土高原上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正在实现由黄到绿、由绿变美、由美而富的深刻转变。


 
▲ 刘成峰
       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农田建设、农田改造提高18公顷左右,配套机井一个,水窖10眼,实现全部的喷灌。在山坡上,我们种植了山桃310公顷,坡底种植了油松440公顷。   
 
▲ 刘正奇
       目前合作社的药材种植和山地苹果长势良好,预计在见效后能收入200万元,每户每年能增收3000元左右。


 
       近年来,我省统筹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京津风沙源水保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项目,开展清洁健康小流域建设,退耕还林面积达1861.5万亩,建成水土保持林3.21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种草5700平方公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333万亩,农村水生态修复整治涝池、塘坝、站窖4000多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位居全国第一。
 



                      
       金秋时节,延川县贾家坪镇马家湾淤地坝上鲜花盛开,坝底郁郁葱葱的庄稼地里,村民文世雄即将迎来今年的大丰收。


 
▲文世雄
       把这个坝打起来,人身安全也有了保障了,再也没有发过洪水,土地面积也就增加了,像我的话就增加了十亩地,亩产下来800公斤左右,以前没有打这个坝,一亩地能产250公斤,我这十亩地,现在就能增加收入16000(元)。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最重要的工程措施,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调节水沙关系的“牛鼻子”,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被黄土高原地区群众亲切称为解决温饱的“粮囤子”、“命根子”,过上好光景的“钱袋子”。

▲任宏祥
       咱通过拦泥,据估算,目前就是(拦截)300多万方泥沙,按照每方十块钱的清运费来计算,这样子,经济效益可以带来3000多万。


 
       在抓好植被生态恢复的同时,我省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中,将淤地坝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坝系改善生态、防洪保安、蓄水用水、融合产业等功能,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陕北治沟造地,优化坝系建设布局,坝系建设成效初显。
 

       目前建成淤地坝3.4万座,建设数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数的58%,拦泥58亿吨,淤地86万亩,年灌溉面积4千公顷、增产粮食4亿公斤。             

       据统计,近年来,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7.92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流域5.5万平方公里,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黄河流域主色调逐步由“黄”变“绿”,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生态环境实现了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转变。


 
       如今,保护生态,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已成为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共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聚焦主要目标任务,陕西勇担使命、砥砺前行,走实走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一曲新时代的黄河生态保护大合唱,正在澎湃奏响。
[打 印] [关闭]
 
热点信息
陕西水土保持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备案编号: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39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0202000160
地址: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710004  电话:029-61835268  邮 箱: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