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陕西省水利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园地
 
雨与梦

来源:曹哲      发布时间:2024-11-21     

我不知道从啥时喜欢下雨天,小的时候并不喜欢,觉得湿哒哒的而且那时候雨过天晴时,地面会爬满蚯蚓很是害怕,可能是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刻在中国人DNA里的血脉会自动觉醒了,慢慢的喜欢上了下雨天,听古代十大雅事之一,就像古人喜欢听雨,在亭台楼榭、客船竹斋,还有古寺青山,听那雨打芭蕉,听那雨落枯荷,听那雨敲屋檐。我想古人不同时间与场景里听雨,他们也分不清到底听的是雨落,还是自己的心声。其实,各人有各人的雨声,各人也就有了各人的心绪,涌上了心头。待到落笔成诗,也就拥有了不同的韵味与意境。此刻我就撑着伞来到馆里的广场,想模仿古人附庸风雅一回,看一看雨,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站在桥头,抬头看到李仪祉先生的雕像,我在想先生这样的伟人是否喜欢听雨,是否也有烦恼呢。

早上讲解过程中,有一位游客问了我一个问题,李仪祉先生俢渠的过程应该很顺利吧?我愣了一下,我没有想到会有人问这个问题,大家认为他书香门第、名师指点、德国留学走马上任、创建八惠。修渠的过程应该很顺利吧,我想了想说,其实还真不顺利,简直可以说一波三折

先生德国留学归来,一心想修建水利工程报国,但是因当时省政府主席刘镇华不支持,甚至百般阻扰,李仪祉满怀一腔热血,茫然无助,报国无门,无望之下,辞职东去这时候的他内心是否有“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奈。

工程开工不久,便遇到了困难。由于灾情,建筑材料奇缺,李仪祉提议就地取材,无奈建议拆掉破旧的庙宇修渠。这一提议遭到了不少乡绅的反对,他们煽动村民阻拦工程队拆庙修渠。李仪祉清楚,跟他们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要“眼见为实”。于是,他用纸浆泥制作了一个引泾工程的模型,让人抬到县政府的大堂上,请乡绅和群众观看,并现场讲述修建泾惠渠的好处。他动情地说:“我是陕西人,绝不会坑害乡亲。要是咱们早点儿能把渠修好,哪会有死尸遍地的大旱惨象啊!”群众为之动容。一番诚意的说辞才让大家放弃阻挠甚至加入到里面去修渠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否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的惆怅呢。

渠修成之后,有人种鸦片,这使李仪祉先生非常痛心,他发表了《给渭北人民切切实实说几句心里话》,亲自走上街头向人们宣告种植鸦片的危害,张贴告示,对顽固分子绳之以法,从而遏制了鸦片的泛滥。禁烟活动中他是否会有苍天不解人情暖,冷眼看花尽是悲的伤感呢。经历了种种,每每晚上办公至深夜,休憩时间他又在想什么?

也许先生认为那些在深夜里睡不着的日子,那些面对深渊想要逃跑的瞬间,在日后看来都是非常珍贵的时刻,它让我们更加诚实的面对自己,只有认识它接受它我们才可能真正超越它,每一个人都必定出发于他的少年时,只是很多年之后蓦然回首,你是否还会记得那年少时的梦呢,年少时的梦啊有些很幸运地实现了,有些被遗忘在风中,什么时候有过什么样的梦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曾经为了这个梦如此热烈的爱过执着的追求过勇敢拼搏过,这是梦的意义, 也是值得被记住的时光。

致敬每一个追梦的人。

[打 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