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节水一家人
汉中市第四中学初一六班 喻心来
我家的厕所里,常年放着一只高约80厘米的铁桶,那是爷爷用来存放废水冲洗马桶的。别小看这铁桶,用它来存放洗脚的水、清菜的水、漂洗衣服的水,有时一天能周转3~4桶,一月下来,也能节约用水十来方。
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的生活用水也越来越多。我在网络上查阅的资料显示,家庭生活用水已占到社会用水量的一半。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水消费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淡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北方地区只有八分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瓶颈”。在全国现有的660座城市中,有多达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有近半数城市严重缺水,面临“水危机”。
虽然汉中市的“水荒”并不明显,但因为我爸妈都在水利部门工作,爷爷也是从石门水库管理局退休的工程师,对于缺水的“窘境”更有体会,所以我们家在节约用水方面动了不少脑筋,采取了许多有效的节水措施,家庭用水量明显较少。作为一个典型的老中少四口之家,每月的用水量控制在11方左右,比其他同类家庭几乎少用一半水,每年节水大约在130方左右。
爷爷不会炒菜,每天买菜洗菜和中午蒸米饭是爷爷退休在家的任务。吃过早餐,我们上班上学走后,爷爷一个人在家里忙碌。他把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把洗衣机用过的较为干净的水用来洗涮拖把或者冲洗地板,乐此不疲。
妈妈是我家最勤快的人,全家人的脏衣物都是她洗。现在,洗衣时用水很多,是家庭用水的“大户”。为了节约水资源,我们任然用的是双鸥半自动洗衣机。妈妈尽量把脏衣服、被褥等集中起来洗,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节约水的用量。每次漂洗衣服的水,妈妈舍不得放掉,总是留在洗衣机里,下午拖地板再用。如果衣服少,妈妈是不用洗衣机的,用手搓搓,虽然费点劲,她也乐在其中。
爸爸是我们家节约用水的模范。有人做过试验,如果一个水龙头关不紧,一夜可以滴漏水4~5升,一年下来就浪费三四方自来水。因此,只要水开关、阀门、管线出现渗漏,我爸爸就变身“修理工”,买来材料自己动手维修或更换,以减少水的滴漏。厕所里爸爸新换的抽水马桶,冲水按钮有3升/6升两个档,用水多时用高档,用水少时用低档,既满足了冲厕的需要,又节约了用水。我还发现一个“小秘密”,我家厕所抽水马桶的水箱里,爸爸放进一个装满水的可乐瓶,这样每次冲洗马桶可节省1公斤水,按我家每天使用八次算,一年可节水2920公斤。
成由勤俭败由奢。爷爷和爸爸妈妈的节水意识也传递给了我。自从他们给我讲过中国城乡缺水的严峻形势,讲节水的意义,我明白了他们节约用水的良苦用心,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我也逐渐养成了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原来我把洗碗当成冲碗,想借助水的冲力将碗洗净,现在我认识到其实这样的洗碗方法不科学。正确的方法是以手或丝瓜瓤洗涤为主,以清水冲为辅,既省力又省水。早晨洗脸洗手时,我不再放长流水,渐渐习惯关掉水龙头后,涂抹洗面奶和洗手液,最后再打开水龙头清洗。洗澡时,我站在一个大盆里冲洗,这些原本流掉的水便可以收集起来,用来拖地、冲厕。每次喝水时,我也是喝多少接多少,尽量不浪费。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之本,无论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解决“水荒”,寻找新的水源是重要的,但是节约用水更不可忽视。增强节水意识,提高节水的自觉性,做节水的有心人,注意做好家庭节水工作,是一种爱国之举,对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俗话说“聚沙成塔,滴水成河”。节水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却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到生态环境道德的建立。今后我还要向爷爷和爸爸妈妈学习,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做一个节约用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