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建立农村红色革命根据地,保卫延安的大军饮马无定河。伟人毛泽东震撼中外的雄壮诗篇《沁园春 雪》在无定河畔一气呵成。著名的中国工农红军《抗日东渡宣言》,发出了解放全中国的号令,也出自无定河畔。这条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催人泪下革命故事的无定河,在陕西人民坚持不懈的治理下,弹奏出一曲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治水之歌。
水保治理让无定河畔绿色绵延
无定河发源于白于山北麓,全长491.2公里,榆林境内442.8公里,涉及榆林10个县区,涵盖全市46.6%的土地面积,养育榆林59%的人口,集聚了全市42%的生产总值和80%的粮食产量。无定河流域是榆林市的城镇集中区、人口聚居地、产业基地、供水水源、生态平衡基本面、核心景观区域和文化娱乐休闲地。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无定河就是榆林人民的母亲河。
历史上秦汉时期的无定河,曾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山清水秀、农牧繁荣、鸟语花香的景象。后经战乱,屯军开垦,乱砍乱伐,导致土地严重沙化,往日的清流变成滚滚的浊流,泥沙淤积。曾经有一组数据显示,无定河流域面积占黄河流域面积的10%,但输沙量却占黄河的40%。
从1983年开始,榆林市持续不懈实施水土保持治理,30多年,当地农业面貌得到改变,无定河畔沟沟岔岔间的绿色在陕北高原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越来越浓郁。
走进如今的榆林,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绿树蔽日,禾苗茁壮,空气清新。半个多世纪前风沙滚滚、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靖边县黄蒿界乡贺阳畔村属于朱掌沟小流域治理范围。来到这里,1000多亩平展展的土地上,有村民正在收获成熟的马铃薯。“原来这是一片荒沙丘陵,国家水保重点工程和配套的现代农业设施,让这片土地的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番。”村民高兴地说。
30多年实践中,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探索出一套综合治理措施,用群众的话就是“六化”:山顶集雨水利化,陡坡山脚林草化,缓坡地带梯田化,沟沟岔岔坝系化,田间作业机械化,农民致富产业化。
米脂县石沟镇党塔村属于孟岔小流域治理范围。多年在外做贩牲口生意的李志宏,2009年回村承包了214亩地。他说,过去每亩地收一二百斤粮食,现在亩产达到一千四五百斤,再加上种果树的收入,种地很划算。
2017年,榆林市无定河流域下达投资2.59亿元建设坡改梯2.51万亩、进行淤地坝除险加固57座及水保综合治理等。2018—2020年还将安排6.54亿元用于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作。
“欲见山河千里秀,先保大地一寸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榆林生态画卷,正在徐徐拉开。
水污染整治让无定河水清岸绿
无定河是榆林市这一水资源匮乏地区的重要水源,也是全市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及生态用水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陕北地区能源化工建设的高速推进,无定河流域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十二五”以来,针对无定河流域的水污染情况,榆林市累计投入资金数十亿元开展治理。关停污染企业,建设环境监控体系。在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榆林市、横山区、绥德县、靖边县、子洲县、米脂县分别建成污水处理厂,形成每日34.45万吨的处理能力。此外,在一些重点镇、村还建设了垃圾填埋场和收集点。在工业废水治理方面,无定河沿岸规模化企业全部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部分中小企业也建成了污水处理装置。榆阳区搬迁了造纸厂,关停了中能榆阳煤矿项目。在农业污水治理方面,列入“十二五”减排考核的畜禽养殖全部进行了水污分流。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30.7%提高到33%,北部沙区仅存的50万亩沙地得到全面治理。
水污染防治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尽头,永远在路上。从今年3月份开始,榆林又着手污水管网改造。
榆林市住建局副局长温建斌说:“根据每条河流不同的情况,我们制定了一河一策,一口(排污口)一策的办法,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通过维修和新建管道,把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无定河支流榆溪河道里,已开始流淌多年难得一见的清水。
榆林市民吴先生说:“现在你看,这水也基本清了,闻不见臭味了。”
米脂县位于无定河中游。米脂县银河水务公司经理李保东说:“去年3月份停厂检修期间,导致我们的污水直排,现在我们的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正常运行。”
近期,榆林市已编制完成《榆林市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形成了《榆林市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五年行动计划(初稿)》。制定了无定河治理目标,即到2020年,无定河干流和支流所有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Ⅳ类,无定河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6%以上,流域内各县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且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将无定河建成水清、堤净、岸绿、景美的生态河。
综合整治让无定河重绽光华
2017年2月10日,陕西省召开河长制启动暨无定河综合治理动员大会,开工建设无定河榆林地区综合整治工程。计划用5到10年时间,形成一条带动特色绿色农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生态河、民生河。
无定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总投资177.7亿元,期限为2017年至2025年。重点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防洪减灾工程、岸线利用管理工程、土地整理工程、水环境提升、智慧化管理等9项治理措施。通过治理,确保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干流下泄水量满足生态基流要求。构建完善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建设80处以上人工湿地20余处景观,打造人水和谐的亲水环境。实现水土流失由“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良性循环”的根本转变。
目前,横山、米脂、绥德、子洲4个县的无定河重点段防洪治理正在开展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和开工前“三通一平”准备工作,预计年底前将完成80%以上的建设任务。7个县区共治理河长25.3公里。12个县区分别出台了实施方案,乡镇出台实施方案182个。市县乡三级河长体系已基本建立。
“今年我们还自筹资金,对城区的榆溪河、榆阳河、沙河等支流开展综合整治,并对支流的52个污水直排口进行系统改造。编制完成了《无定河全线综合整治规划》和《无定河全线综合整治规划实施方案》,将《规划》中涉及的5大类400项工程任务细化分解到相关部门、县区,明确时间节点,细化责任到人。”榆林市水务局局长贺文元说。
青山有色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无定河,陕北高原的红色生命之河。在陕西人民、榆林人民坚持不懈的整治下,将会舒展它的美丽,重现它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