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凝心聚力谱写陕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我省已成、在建及规划的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调蓄和防洪控制性工程、生态治理工程,奠基陕西水网,构成主骨架,担当大动脉,保障水安全。其基本概况如下:
(1)引汉济渭工程:
引汉济渭工程是破解我省全局性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空间均衡的重大水利项目。工程设计水平年为2030年,总投资约500亿元,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工程分三期,一期调水工程通水在即、二期已开工建设、三期前期工作稳步开展。建成后可满足西安、咸阳、渭南、杨陵4个重点城市、西咸新区5座新城、11个县城和渭北工业园的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需要。对缓解关中缺水、置换陕北用水指标、带动陕南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是我省规模最大的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发电等功能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泾河下游峡谷末端,总库容32.8亿立方米,于2018年开工建设,枢纽工程投资约164亿元,设计年供水量4.35 亿立方米,建成后将为渭河流域防洪体系发挥重大作用,基本消除下游小水大灾现象,强有力支撑关中北部片区经济社会发展。
(3) 白龙江延安供水工程:
白龙江延安供水工程是改善甘陕革命老区供水条件的重大民生工程。工程自甘肃境内白龙江引水,建成后可向延安市年供水约9000万立方米,计划2024年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08 亿元。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延安市吴起、志丹、安塞、宝塔4区县约130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
(4) 引嘉入汉工程:
引嘉入汉工程是我省谋划的自嘉陵江取水补入汉江干流的重要调水工程。一期工程计划于2024年开工建设,设计年调水量约5 亿立方米,总投资约41亿元。工程建成后将显著增加汉江干流水量,有力推进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提升引汉济渭工程供水保障能力。
(5) 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
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是破解榆林市水资源瓶颈制约,保障榆林国家能化基地用水需求的重大水源工程。工程自黄河干流马镇河段取水,设计年引水量2.9亿立方米,总投资约147亿元,于2020年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榆林4个工业片区的用水需求。
(6) 王圪堵水库:
王圪堵水库是榆林市供水网络中心枢纽,是一座具有供水、灌溉、拦沙等功能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横山区无定河干流,总库容3.89亿立方米。水库于2013年建成,设计年供水量约2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榆横、靖边工业区,下游14.6万亩农灌以及绥德、米脂、子洲县城生活用水问题。
(7) 黑河金盆水库:
黑河金盆水库被誉为西安人民的生命之水,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功能。工程位于周至县黑河干流,总库容约2亿立方米。自2002年建成以来,年均可向西安市供水约3亿立方米、农灌供水约1.2亿立方米,全力保障了现阶段西安市供水安全。
(8) 南沟门水库工程:
南沟门水库是延安市南部重要的水源工程。水库主体工程于2014年建成,主要以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和发电,设计年均供水量1.21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和城镇生活供水量1.15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延安石油化工基地、黄陵、洛川、富县的工业及生活用水需求。
(9) 蒋家窑则水库:
蒋家窑则水库被列入水利部2020至2022年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位于无定河上游,总库容2.3亿立方米。计划于2022年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3亿元。工程以防洪拦沙为主,兼顾改善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的功能。建成后能有效拦蓄泥沙,延长现有库坝群和王圪堵水库运行年限,对促进榆林国家能源基地和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0) 通关河水库:
通关河水库是我省第一座为了满足生态需求而建设的水库,其主要目标是对渭河干流进行生态补水,总库容8807万立方米,设计补水流量8.5立方米每秒,该水库的建设不仅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不断提高我省渭河沿岸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迫切需要。
(11) 延安黄河引水工程:
延安黄河引水工程是保证延安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工程自黄河干流引水,设计年取水量8977万立方米,主要向延安市城区,延川县等4个县城以及延长永坪油矿等6个工业园区供水,工程于2015年开工建设,2020年主体工程基本建成。该工程的建成极大改变了延安市供水格局,有效缓解了当地供水矛盾。
(12) 渭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
渭河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经过多年治理,已打造为我省绿色生态长廊,并于2017年被评为首届最美家乡河。近期开展的水生态修复规划,旨在将渭河打造成黄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河,建成造福三秦人民的幸福河。工程于2022 年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40亿元,旨在全面修复渭河生态环境状况,显著提升生态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