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陕西省水利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陕西水利博物馆2021年工作报告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2-01-04     

一、 基础工作回顾

1、宣传工作平稳有序,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讲解接待平稳有序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6万人次,提供讲解服务806次。其中接待中小学生研学约4500人,接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学生认知实习3600余人,接待机关单位、社会团体等来馆开展党性主题教育活动80余次,近1万人。

宣教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活动多彩纷呈。利用元宵节、清明节、国庆节、全国科普日等传统节日、纪念日组织开“闹元宵 猜灯谜”、“博物馆里话清明”、“科普日节水你我同行”、“金秋十月,博物馆里庆国庆”等4次宣传教育活动,经统计,约有1.5万人参与了活动。活动期间,提供公益讲解120次,向青少年发放节水读物800余份,收到中小学生书写、绘画的爱国手抄报60余份。线上宣教依然丰富。在疫情特殊时期,博物馆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水情教育和水文化宣传,官网发布各类资讯56篇,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50期,在世界水日、全国科普日期间向社会公众科普水知识,建党100周年期间推送红色水利历史,汛期以陕南典型水文站为例向社会大众宣传水文方面的历史文化及水文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等等一系列的宣传受到观众的一致点赞。

2深化对外交流推动合作新发展

出台《陕西水情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开展第一届陕西省水情教育基地评审;积极参与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年会‘潘季驯诞辰500周年学术研讨会;申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典赞2021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人物、泾阳县“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等;参与“第28届杨凌农高会”陕西水利展厅讲解宣传工作;与陕西社会主义学院达成合作, 在博物馆挂牌“陕西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点”;通过节水单位建设验收;加入陕西青少年教育通览和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网上展厅;与省档案馆座谈交流,达成合作共识。这一年,博物馆对外交流不断加强,使宣传面更加宽广。

3实施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

一是完成陕西水利博物馆非常规水回收利用项目竣工验收,二是完成陕西水利博物馆水土保持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档案资料整编工作,办理了《质量监督报告》,并将该项目相关报告上报水保处申请竣工验收。三是陕西节水科普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了节水展厅房屋结构主体建筑部分。四是完成了全馆数字监控更新升级及存储设备,做到了全馆监控全覆盖;五是完成了博物馆2021年维修养护项目,完成主展馆屋面防水处理1200㎡,对办公楼、公共卫生间进行了提升改造。

4业务培训有声有色,技能水平持续提升

为职工发放《党史党建1000题》《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政类书籍,利用周一闭馆开展集中学习;学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搬迁职工书屋,新增党政、水文化、历史、文学等类型书籍114册,归档整理新增和原有书籍236册;选派职工参加部、省各级举办的文物展览、讲解员等培训;组织职工走出去,赴商洛、汉中、安康等地水文站及三原城隍庙、清河湿地公园、泾阳县博物馆等地考察;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科普讲解大赛、演讲各类比赛,展示博物馆职工风采;举办了4次读书分享会。通过多途径学习培训,博物馆职工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得到了双提升。

5后勤保障扎实细致,安全管理稳中有升。

一是南门外新增设2座高杆灯,主馆水景观池顶加装了木质座椅等;完成职工灶改(电改气)和职工浴室改造;园区内新栽植雪松100株。二是定期检查,及时更新维修展教设施、救援应急灯、安全出口标志、消火栓水枪、照明灯等年久老化设备按期保养馆内的石材、地毯。三是始终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防疫措施,完善安保及消防设施设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培训和宪法宣传普及教育,健全安保工作巡逻巡查制度,确保了全年安全运行无事故。

6、其它工作。

开展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为女职工送书籍;切实关心职工生活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培养新入职员工爱党爱国行动,组织新进职工参加党史知识竞赛;完成“我的节水故事”征文和第三届水文化作品征集工作

二、 亮点工作

1、宣教有创新。

一是不断完善中小学生研学接待,为已开发的水试验、农耕体验、拓片、植物印染、投壶、诗词大比拼、茯茶与泾水等课程配备相应的小课堂课件,研学从不同层次的接待方案到体验课程的设计逐渐形成体系。二是日常组织的宣教活动加入了制作风车、碑石拓印等体验项目,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主动参与活动。三是在日常讲解接待中融入了更多的爱国和党性方面的内容,发挥以红色主题教育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2、文化研究突破重大

今年,博物馆加大水文化研究力度,水利文化挖掘、文物研究均有大突破。编撰出版《关中八惠》,字数达11.1万;完成明代镇水石牛等6件文物的定级工作;撰写水文化相关学术论文4篇,发表在《陕西水利》等期刊;组织宣教人员赴陕南水文站考察,推出《碧水丹心 把脉江河》水文站系列微信8篇,《兴水惠泽鱼米之乡——汉中三堰》系列微信2篇;考察泾阳县、三原县当地历史文化遗迹,并撰写相关文章17篇。

三、 获奖情况

在第二届全国水利科普讲解大赛中获得了一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参加的厅属系统“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迎接建党100周年演讲比赛活动,获得了二等奖。“传承水文化,普及水知识”项目获泾阳县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四、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积极开展水情教育工作。以讲解接待为主,开展和创新讲解方式方法,体现出水利情怀和水利特色,摸索出一条水利博物馆的路子。

二、重视水利博物馆的研究。积极做好水利文物的普查和调研前期工作,为系统开展水利文物研究打下基础,重点完成《关中八惠》书籍写作和出版工作,拟定好当地历史文化和水文历史文化调研方案,作为新的研究视点启动研究方向。

三、继续开展全员素质提升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提升人员素质,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和党史学习,增强党性观念和信仰力量,树立爱党爱国的意识,使大家时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二是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倡导写作论文及文章的发表,扩大博物馆人才知识库的影响力;三是开展全员参与的文体等活动,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解决博物馆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职工营造一个和谐大家庭,让每一位职工作为一名博物馆的员工而自豪。

四、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一是安全保障,在保证正常的安全的同时重点做好人员的保障工作,园内保证游客的安全、园外做好个人的安全保障;二是提供一流的设施设备服务,主要体现在不仅要熟悉业务流程和规定,而且贯穿在每个人平时的积极主动工作中;三是加强纪律约束,制定和完善有关制度,强化从纪律的角度约束每个人的行为,培养和保护每位职工的成长;四是协调各方利益和关系,加强同地方、行业及同行之间的联系和联络,创造出共赢共进的生态环境,使博物馆的发展处于积极向上的氛围中,真正打造出陕西水利人的名片来。

2021年工作总结.docx

[打 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