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陕西省水利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陕西水利博物馆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3-12-07     

陕西水利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本年度充分发挥公共科普服务职能和科普示范作用,推动水情教育和水知识科普工作,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水利科技创新成果及科普活动惠及于民。

一、工作情况

1.截至2023年11月底,开放天数283天,累计接待观众8.9万人次,开展水情教育、防汛公益宣传、水文化宣传等科普活动5次。

2.本年度陕西水利博物馆积极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线上”与“线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与宁夏实验小学、西安经开三小开展“云游陕西水利历史展厅”“首次体验陕西节水科普馆”等活动,参与学生有700余人。系统完善了“探秘水世界,保护水环境”“探微型水工建筑群,究水利命脉”等9项研学课程,全年接待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和高校学生认知实习人数突破1.8万人次,其中中小学校32所1.3万人次,高等院校17所5000余人次。

3.全国科普日等重要主题日期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4次,包括陕西科技活动周举办水知识科普上街头,5.18国际博物馆日“让文化走进生活”流动博物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黄河保护法宣传活动,开展“防汛知识小课堂”、“防汛知识早知道”等活动,累计发放科普物料3000余份,受众人数有近4000人。

4.充分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手段,通过博物馆网站、微信等新兴媒体平台进行水文化宣传、水情教育。更新各类新闻资讯445条,微信推送内容48期。

5.陕西水利博物馆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传统节假日期间开展公益宣讲278批次,与宁夏实验小学联合开展小小讲解员讲水利故事活动。

6.本年度科普工作经费15万元。当前,陕西水利博物馆拥有一支专业科普队伍,专职科普讲解员3名,兼职科普讲解员4名。

二、特色工作

一是陕西水利博物馆不断丰富科普教育资源,于2023年2月陕西水利历史展厅、陕西节水科普馆正式对外开放,至2023年底博物馆先后完成了郑国渠专题展、李仪祉生平展和节水实践体验室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教育资源。二是多措并举开展科普活动,根据不同受众群体和节假日开展特色主题科普活动6次,举办了探索陕西节水科普馆直播活动;清明节联合李仪祉先生后人、泾阳县人民政府、王桥镇民间艺术团体等举办祭拜李仪祉先生系列活动;5.18国际博物馆策划开展了“见证水利让生活更美好”系列活动等,收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三是打造特色研学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推出研学课程9项,从文化输出到科普教育,再到实践体验,形成系统的研学品牌。

三、问题不足

1.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科普受众对水的了解仍存在盲区,要积极探索新的科普教育方式,提供在科普活动中知识吸收率。

2.受科普经费限制,科普工作人员培训不充足,科普讲解技巧不够专业,科普服务能力未得到提升。

3.科普活动开展范围较为局限于本地区,未能拓展科普品牌影响,为更多群众提供科普服务,扩大科普受益面。

四、工作建议

1.不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有不同的科普主题,希望中国科协能够牵头加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间的交流合作,促进科普资源互补,激发活动创意。

2.希望科协等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科普经费和科普相关培训支持,提升科普工作者科普服务能力和科技素养。

[打 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