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哲:以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支撑高质量发展

水利论谈
您的位置: 首页>水利论谈

张云哲:以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支撑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1-08-10 10:54 来源: 张云哲

      编者按: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重要任务,是纳入《全国创建示范活动保留项目目录(第一批)》的保留项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为宣传推广各达标县(区)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深入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国节水办官网特开设“县(区)委书记谈节水”专栏,发布县委书记署名文章,分享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经验做法。陕西各地市县委书记积极响应,分别发布署名文章,交流陕西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经验做法。

以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支撑高质量发展

陕西兴平市委书记  张云哲

      兴平市地处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北依莽山、南临渭水,年平均降雨量584.7毫米,水资源总量1.7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38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6%左右,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警戒线,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近年来,兴平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两手发力、系统治理”的治水思路,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大力实施节水行动,持之以恒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保障。2021年,兴平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精细节水 促进水资源集约利用

      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是兴平的基本水情,也是必须研究解决好的首要问题。我们牢固树立节水优先理念,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业,调节用水结构,改进用水工艺,提高用水效率,把节水减排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一是推进工业节水减排。严格控制高耗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认真执行节水“三同时”制度,创新建立企业用水台账,加强对重点用水企业的实时监控,定期开展重点企业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鼓励引导企业实施节水改造、完善计量体系、使用再生水,最大限度提高用水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全市节水型企业建成率50%。二是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全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投资建设低压管道输水、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实现了农业由“大水漫灌”到“精打细算”的全面转型,累计建成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4万亩,占比达到72.47%,2019年渠系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78。三是推进城市节水降损。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加快海绵性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城市供水管道更新计划,大力推进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全市公共管网漏损率降低到9.88%。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节水创建,对老旧社区水表进行全面改造,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中水利用率达到18.2%;累计创建节水型居民小区11个、节水型公共机构27家。

      系统治水 推动水生态持续改善

      解决水资源的问题,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既要护好“盆里的水”,实现绿水长流;又要管好“盛水的盆”,维护河湖空间。我们坚持把涵养水生态作为节水治水的核心任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保护,系统治水、柔性治水,最大限度地提升水资源涵养修复能力。一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全面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管理保护,严格落实地下水监测制度化、常态化管理,持续开展地下水超采专项治理,划定保护“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集中实施一批生态补水、小流域治理项目。目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标准,渭惠渠生态补水让“关中八惠”第二大历史名渠重焕光彩。二是强化水污染治理。坚持源头治污、科学治污,投资6000余万元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双汇集团污水处理站等深度提标改造项目,建成渭河水质自动监测站,对重点涉水企业实现全时段监管,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下大气力治理黑臭水体,渭河兴平断面水质常年稳定在Ⅲ类标准。三是强化水生态修复。成立渭河生态区建设管理局,将堤防以北1.5公里范围内划为渭河生态区。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和河道违建整治,积极推进渭河滩面综合整治和废弃矿山治理,建成“十里荷香”景观长廊、莽山水景公园等一批生态景观,在渭河岸线重现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生态美景。

      严格管水 实现水治理高效有力

      管水能力体现的是治理能力,管水质量影响的是发展质量。我们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科学编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严格水资源监管,以良好水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制度管水。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三条红线”,严控用水总量,严管用水强度,从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节水载体认定、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制度性规定,以制度倒逼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布局优化。2019年,共计审查建设项目10家,关闭自备水源井27眼。二是坚持改革管水。与省水务集团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资金、技术等优势,全面推动城乡供水市场化改革,有效解决了城乡供水设施薄弱问题。建立健全分类定价、差别水价、阶梯水价等水价机制,规范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水资源费税征收网络,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2020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十三五”初大幅降低。三是坚持科技管水。积极适应物联时代工作新思路,把水务信息化纳入兴平智慧城市总体布局,启动实施“互联网+”智慧水务建设,集水源地取水、水厂制水、管网配水等多环节平台监控、数据分析于一身,实现管水用水的智能化、精细化。自系统运行以来,新改建供水管道10公里,完成户表改造3万余户,兴平城乡管网漏损率由原30%左右降至9.6%。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管好水资源、做足水文章、建美水生态,持续巩固提升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为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公安机关备案号: 61010202000160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