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稳新:关于上海经验对我省水利经济工作的几点启示

水利论谈
您的位置: 首页>水利论谈

杨稳新:关于上海经验对我省水利经济工作的几点启示

时间: 2019-09-24 08:38 来源: 陕西省水利厅

      “十三五”以来,我省水利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成绩固然可喜,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急需解决。自己对这些问题也做了很多的思考,但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对策。前不久,我参加了由省委组织部组织、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陕西省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专题研讨班。通过现代经济理论学习和现场实地考察,我不仅看到了上海飞速发展的现状,而且剖析了上海之所以保持良好状态的深层次原因,同时,用从上海学到的成功经验,用上海模式的超前思维,思考了以前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当然,这些想法还只是初步的、粗浅的,现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上海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系统思维、科学规划。上海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用“世界眼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当地优势”搞好规划,并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对规划以人大立法形式确定下来,防止因领导更替而改变规划内容。以浦东新区为例,注重走好“解放思想,搞好城市形态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二轮十大基础设施建设”、“招商选资,确立主导产业”和“有所为,有所不为”四步走,同时,上海注重规划中的国际视野,以陆家嘴1.7平方公里金融城规划来说,就先后集中了中、英、日、法、意等多国优秀设计事务所规划蓝图,在单体建筑设计上也注重集世界智慧,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形象地说“浦东正在进行一场‘世界奥林匹克设计大赛’”。在此基础上,浦东新区还注意为今后的发展留出空间,如道路宽度、绿化配置等等,确保发展留有余地。

      (二)高点站位,环球视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在上海浦东开发前,邓小平同志就曾明确指出:“浦东开发比深圳晚,但起点可以更高。起点高,关键是思想起点要高。”而上海在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上,也一直遵循高点站位,国际思维、环球视野、敢为天下先。2018年浦东新区入驻企业中,世界500强有412家进浦东,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58家,内资500强企业投入已超过18万亿。浦东新区还实行“快速城市化、跨越式工业化、服务业现代化、率先市场化、不断国际化”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从投资拉动到高新技术产业拉动,再到现代服务业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三)抢抓国家战略发展机遇,抢占技术科技致高点。上海以技术科技为先,抢抓改革开放发展机遇,浦东新区分别划分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新拓展的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装备制造区和世博地区,这一系列科学规划为浦东新区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空间,孕育建成国家科创中心和产业基地18个。上海还始终把吸引人才放在重要位置,以张江软件园为例,现有留学归国人员6.2万人,高技术人员超过1.8万人,形成了软件开发、信息服务、芯片设计系统集成等产业群落,总产值超过500亿元。

      (四)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上海实行招商选资而不是招商引资,再有实力的企业,如果不符合上海的产业规划和环保要求,如果不能技术领先将被婉言谢绝。以浦东新区为例,欢迎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以金融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和以知识产权为特征的创新创意产业,以及建立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放入上海的总部经济,不欢迎劳动密集型、高耗能、有污染的项目,浦东新区每年回绝的项目约占来访者的70%以上。而且注重采取考核指标,及时淘汰落后产能,浦东新区2009年上半年迁出企业26家,涉及产值20亿,而同时引入企业11家,增长产值200亿,确保浦东新区经济增长调整有效地新模式。

      (五)一流服务,效率优先。浦东新区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中注重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构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责任政府,注重制度环境建设和改造的服务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上海还积极为高新技术人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浦东新区设立了“海外人才局”,率先实行永久居留身份证机制,对国内高学历人才引进开设户口直通车,实施人才住房安居新政策,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人才医疗服务水平,推进7大人才重大工程,以一流服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六)政经并举,又红又专。上海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味仅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注重政治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打造又红又专的人才队伍。同时,注重把廉政摆在首位,提出“廉政也是投资环境”。还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以浦东新区为例,每年精神文明建设投入5500万元,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镇创建实现全覆盖,97%的居民生活在市、区两级文明小区内,96%的村成为市、区两级文明村。

      上海的经验做法简而言之就是接好三根线1、上接天线,直接了解和全面掌握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法规和战略重点。2、外连国际互联网线,学习借鉴并直接引进国际先进理念、思维、技术,与国际接轨。3、下接地线,充分征询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二、陕西省优劣势比较分析

      陕西无论在周秦汉唐还是在解放前后,陕西省都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和经济优势,如何正确地认知我省的优劣势,对搞好我省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势:

      1、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14个政权在陕西建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国家A级旅游景区257家,其中5A级8家,4A级70家,3A级140家。2018年,陕西省接待境内外游客6.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994.66亿元,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位列全国第十五位,还有较大潜力可挖。

      2、科研单位星罗棋布,大专院校比比皆是。截至2018年底,陕西共有高等学校108所,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共有在校学生105.48万人、研究生12.54万人、成人教育15.97万人,其中,西安是中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人才基础优良。

      3、军工优势。陕西是全国第一军工大省,特别是航空产业大省,占有全国四分之一的航空专业人才和高精尖设备,也是我国大中型飞机设计、研发、试飞、生产的重要基地。陕西国防军工系统科技综合实力强,共有包括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其中生产企业61家、研究院所27家;职工28万人,其中各类科技人员9.7万人;拥有各种电子试验设备10万多台(套),基本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国防工业科研、设计、试验、生产基地。

      4、能源优势。陕西能源资源丰富,目前探明的能源保有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煤炭资源主要集中于陕北、渭北,以低灰、低硫磷、高发热量为特色,煤炭保有储量1639亿吨,居全国第四位。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延安和榆林地区,石油可采储量3.25亿吨,居全国第六位;天然气可采储量为780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同时,还有丰富的风能、水能等清洁新能源。

      5、政治优势。近现代的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从此,中共中央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延安成为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同时,陕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家乡,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省寄予厚望,并给予极大的关怀和支持,建设好陕西,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责无旁贷。

      6、丝绸之路的起点,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西安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必将对陕西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带来一定的政策红利和机遇挑战,特别是西安提出要建设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是从科技与人文两方面提升西安发展实力、拓展西安发展空间的战略举措。陕西要抓住机遇、用好政策,盘活资源、激发红利,使“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成为陕西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倍增器”。

      7、拥有西北唯一自贸区。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作为西北地区惟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先后有三星西安芯片二期、华为全球技术中心、传化物流、安博物流、新松机器人等一大批项目落户,为带动大西安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陕西经济创新构建发展核心、与国际接轨奠定了良好基础。

      8、西安是我国第九座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的重要战略枢纽地位,使得西安成为我国第九座国家中心城市,将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辐射带动西北及周边地区发展,使西安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二)劣势:

      1、地处内陆环境,区位与沿海省市相比处于劣势。缺少水运便利条件,加之北有黄土高原、南为秦巴山脉,关中平原地处盆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虽有改善,但仍不够便利。

      2、城墙思维作祟,创新思维不强。陕西人自古以来思想相对保守、封闭,有局限性和禁锢性的思维,始终在一定的框架中做推算和设想,不能跳出圈子,另辟蹊径,等靠要思想还比较严重。

      3、规划定位不高,功能区划分不清。从陕西当前各项规划来看,仍存在偏安一隅、固步自封的问题,规划定位始终围绕大西北、西部开发,缺乏国家中心观念和国际视野。

      4、管理粗放。当前在陕西经济社会管理中,标准不高、不精细的现象还比比皆是,依法依规管理的意识还不够强。

      5、服务意识严重不足。政府各部门缺乏服务意识,还停留在行政管理层面,缺少服务意识,营商环境与开放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关于对陕西水利发展的思考和几点建议

      陕西现代化水利建设建设要遵循“行稳致远、稳中求新”思路,做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家乡,我们一定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问题导向,不添乱、不投机、不帮倒忙,坚决杜绝“高级黑、低级红”的问题,正确认识陕西水利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扎实追赶超越,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家乡建设好,这便是对三秦父老最好的回报。

      (一)面对上海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客观看待存在差距,科学分析前进动力,深层挖掘发展潜力,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我省水利发展的脉搏,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水利工作。

      (二)陕西要扬长避短。陕西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环境和时代背景,因地制宜发展前进,对我们具有的文化、科技、教育、资源等优势加以深度发掘,把这些优势充分运用的陕西水利工作中去,切忌照搬照抄发达省市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水利发展之路。

      (三)要大胆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始终在创新上做文章,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用创新抢占致高点,提升附加值,增强陕西的核心竞争力。在水利工作上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略,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等重要工作,为建设陕西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结合在上海的学习和我省水利工作的实际,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建议成立世界沙漠改良示范中心。毛乌素沙漠在陕西境内占55.4%,经过60年的治理,榆林市流动沙地面积已经被固化80%,林木覆盖率达到42.9%,长城以北沙区出现了沙漠化逆转,逆转速度为1.62%,向黄河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四亿吨。榆林市还在沙漠腹地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因此,建议在毛乌素沙漠成立世界沙漠改良中心。与国际水利行业开展技术创新,做好沙漠引水灌溉和水土保持,不断拓展沙漠治理成果。

      (二)建议设立中国-以色列节水试验区。我省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的指示要求,建议与在节水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以色列,开展技术合作,成立中国-以色列节水试验区,可规划2500亩试验田,其中采取喷灌技术500亩,采取滴灌技术500亩,采取微喷灌技术500亩,采取传统大水漫灌技术1000亩,使其成为有规模、可感知、成效显著的节水试验对比区,真正把“节水优先”要求落实到实处。

      (三)建议建立省级关中水资源统一调度中心。陕西水资源分布不均是我省水利现代化建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关中平原也存在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渭北高原严重缺水。建议从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入手,成立省级关中水资源统一调度集团公司,以产权和收益为纽带,逐步实现人、财、物统一调配使用,关中片区的河、湖、水库统一调度、合理分配,达到节水、互补、高效的目的。

      (四)建议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议以产权为纽带,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适度调控放开水价,给予适当的利润,以利于落实管护费用,实现小型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公安机关备案号: 61010202000160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