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上塬来,铁镰山旧貌换新颜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黄河之水上塬来,铁镰山旧貌换新颜

时间: 2023-11-29 10:20 来源: 澄城县东雷抽黄灌溉服务中心 雷江波

      我的家乡位于铁镰山上一个小村庄,自打我小时候记事起就知道,我们那儿干旱缺水,贫穷落后。上小学六年级时,大概是1982年春季,黄河水上塬后,家乡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个问题一直没有一个确切完整的答案,那就是远在七十公里之外,深达三百多米以下的黄河水,如何能够引上铁镰山,泽润这块二十多万亩的旱田?

      带着这个多年萦绕在心头的问题,2023年11月23日,我跟随澄城县作家协会采风团深入抽黄灌区,通过听取介绍,实地查看渠道管坡、厂房泵组、调度控制、智慧平台等,见证了东雷抽黄工程展览馆里大量珍贵的图片史料,领略了抽黄工程起源建设时的英雄壮举,感受了昔日渭北旱腰带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领悟了“黄河情怀,大禹风范”的东雷抽黄精神……一直萦绕我心中的疑问也有了正确的标准答案。毫无疑问,东雷抽黄工程是陕西水利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这个耗时4年多、动用了13万民工,克服重重困难才修建而成的“人工天河”,一举改变了渭北旱塬千百年来缺水的局面,勤劳勇敢的大荔、澄城、合阳三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终于使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我的家乡高明地处大荔县北有一条像弯镰一样的,横贯东西的黄土塬上,这个塬名叫铁镰山。它的主体位于澄城县南端,东、西、南与合阳、蒲城、大荔相连。这里黄土深厚,气候温和,但过去由于水资源贫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我的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铁镰山地势高,吃水犹难,吃的井水要百米之深。吃水尚且如此之难,何况田地灌溉更是不便。一年又一年,饱受旱魃为虐之苦,陷入缺水之难。没水的地方,就得靠天吃饭。所以,自古以来高明人就精耕细作,惜水如金,他们年复一年耕耘着那片贫瘠的土地,在播种与收获间忙忙碌碌,在偶尔风调雨顺的年月获得的丰收里欢喜着,渭北旱塬十年九旱的经验告诉人们,这丰收是多么侥幸!时光回到从前,渭北连年大旱,食不果腹、衣衫褴褛的人们时常看着几十里外从塬下一路南流的黄河水叹息,为什么不能临河而居?什么时候能让黄河之水上塬来?那是每个饱受旱魔摧残的渭北人的梦想。

      为了给旱塬“解渴”,1974年,酝酿了20多年的大型电力提灌工程——东雷抽黄决定动工兴建,抽黄工程启动的消息传到铁镰山上时,塬上的村庄立刻沸腾起来,对于缺水的旱塬,这可是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大喇叭在村头响起,早已听闻消息的各村各户踊跃报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热火朝天地来到了抽黄工地。乡亲们怀揣着一腔梦想来到工地,以“砸锅卖铁干抽黄”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住土窑、睡席棚、挥铁锨、抡大锤,人拉肩扛,风餐露宿,日夜奋战。他们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硬生生挖出了巨龙般的干渠,挖出了一个个泵站机坑。没有人喊累,来自三县的人们暗暗较劲,他们比进度,比质量,比吃苦耐劳。我上高三时,曾听当时任澄城县抽黄副总指挥的郑玉珊老人讲过,1976年7-8月总干渠土方大会战时,澄城县共上劳两万余人,不仅有沟南寺前、醍醐、业善、韦庄四乡镇的精干劳力,还有王庄、安里、交道、罗家洼四个非受益公社参加总干渠回垫,尧头、城郊、庄头、雷家洼、冯原、刘家洼、善化等非受益公社支援石料运输,县上各党政机关的干部职工都先后上工地劳动或分期分批上工地服务。7公里长的工地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长夜如昼,土渠回垫,一举告成。整个抽黄工地不仅是自力更生、改天换地的大战场,同时也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课堂。在东雷抽黄工程展览馆参观时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东雷抽黄工程有十三万民工、数万辆架子车与120台“东方红”拖拉机及60台自制的混凝土碾压辊,组成一幅载入史册的壮美劳动场景。四十多年过去了,大家依然津津乐道,把总干渠大会战称为东雷抽黄建设的“淮海战役”。经过15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1979年11月17日,黄河之水通过我国装机容量最大的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进泵站、穿隧洞、过渡槽,一路欢歌,流淌到了干涸的渭北旱塬,一个堪称“人工天河”的水利典范——东雷抽黄工程顺利竣工。这个陕西省扬程最高、流量最大的电力提灌工程,为渭北旱塬的百姓送来了期盼已久的“救命水”。如今,经过几代抽黄人数十年配套建设,一个渠系完善、灌排自如、调度科学的现代灌区基本建成。目前,设计灌溉面积10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3.7万亩,惠泽合阳、大荔、澄城、蒲城4县12个镇、32个社区、161个行政村、1414个村民小组、41.7万人口。

      行走在今日的铁镰山,昔日的渭北旱塬,看到的是阡陌纵横的良田、四通八达的渠系、郁郁葱葱的粮果,展现的是无限的富饶和生机。如今的高明人,受益于抽黄工程,由原来靠天吃饭变为水旱从人,过去全年亩均粮食产量由受益前的120公斤增加到1250公斤,翻了近十倍。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经济作物千红万紫,产业结构百花齐放,高石甜瓜、阳光玫瑰葡萄等成为国家地理认证商标。如今,身处新时代,紧跟形势,因地制宜,依靠灌区,发展经济、设施农业、高科大棚,高明人让瓜果蔬菜反季节上市,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目下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五月鲜”桃子刚装完箱,接着黄澄澄的“包子杏”又上市,“黑珍珠”栗子,“六月酥”梨子这些都算序幕,重头戏是高明的苹果,从早熟苹果到秋季苹果,引来客商络绎不绝。更有那远近驰名的“高石脆瓜”,在夏季吃一口香一手。高明的西瓜因地处北塬上,昼夜温差大,瓜瓤甜砂爽口,清香扑鼻。近年冬枣、葡萄、寿桃占据了高明瓜果市场,源源不断的瓜果交易使家乡人户户也都能赚个盆满钵溢。虽然住在农村,却因为经济富裕享受着现代生活的便利。我作为一个心系家乡的高明人,真真为家乡的巨变高兴喝彩。


       万里黄河流乳汁,千条渠道送财源。今天,无数条蛛网似的干渠支渠斗渠在渭北旱塬上纵横,蜿蜒不尽,或滔滔东流,或潺潺西去,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原野上,源源不断地为土地输送乳汁,输送营养,流向了阳光照耀下的田野,东雷抽黄灌区人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理想,传承丰富黄河文化,让滔滔黄河水润泽秦东渭北大地,使黄河永远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就是黄河的梦想所在,黄河魂魄所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公安机关备案号: 61010202000160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