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知道答案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水知道答案

时间: 2022-07-29 15:16 来源: 马军杰

      亿万年前的天地聚合,造物开端,让我得以目睹昆仑之雄,苍穹之远。一条大河沿着神山发源,起始处遍布的点点水泊,粼粼闪闪间波光流转,像天上的星宿散落人间。

      在世人的眼里,这条河似从天际而来,九曲回肠,奔流入海。它是中华文明的肇始,孕育了古国端雅,大国风范,“母亲河”的称颂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赞佩与感念。

      我是母亲河里的一滴水,在大河的躯体里,时而迟缓迤行,时而急流拍岸,时而垂悬直下,时而俯仰蜿蜒。我随着大河,流过了寂寥的无人之境,看过了丰饶的谷地平川,绕过了热烈的人马喧腾,汇入了浩瀚的渤海之湾。这一路,我探寻一条大河的生命脉流,在河道里跳跃、沉潜;这一路,我随着大河奔徙辗转,看那岁月的年轮如何层叠、变迁;这一路,我穿越四季的风霜雪雨,聆听冰凌凝冻,喜闻春水畅欢;这一路,我有了心中难以忘却的思惦,那是古老的农耕之地,也是曾经的黄土旱塬,丘壑深深、沟坎绵绵,与大河相偎,借大河生息繁衍。

      这里的人曾看过秦时明月,也承袭先祖遗愿,治水善用,利民兴田。我无数次穿过它的腹地,在轮回中看人与大河同生共长,休戚相关。

      岁月漫漫,星移斗转间,世世代代已成云烟,我一次次循回往来,记住了许多难忘的瞬间。在我心里,水滴的力量恒久坚韧,足使石穿,而磅礴的大河汇聚成流,它的使命不是只完成从西到东的跨度,它还当惠泽万民,流经之地,变贫瘠为丰饶,润干旱为良田。于是,在我最思惦的这片土地上,一次次上演着治水、盼水、用水、护水、节水的巨变。我能看到那干渴的土地遇水变得丰腴柔软,我能听到那萎顿的禾木饮啜甘霖的醉酣。

      那是二十余年前的炎夏,一座名为东雷二期抽黄灌溉的工程历经十年磨砺,终于将黄河之水引入渭北旱塬。祥水喷薄而出的那一刻,我看到了这世间最由衷的喜悦,农人褶皱里的笑意深深漾开,舒展出梦想成真的欢颜。粗糙的手掌,坚劲的双脚,在这片祖祖辈辈不曾离开的土地上耕作,薄产欠收,靠天吃饭的日子将一去不返。

      我是一滴水,我不再只是躺入母亲河的怀里,追逐嬉戏,闲望高天。我从一条河甬里奔突而来,沿着这项巨大的工事,跟随着紧张的调遣,开始了一场全新的实践。

      我爱太里湾的朝阳,金子般洒在开阔的水面,晋陕两地的云影在波光里聚散,我在这里停留,看飞鸟的羽翼点掠而过,涟漪成圈;我在这里等待,等着闸口开放的指令传来,我将使出全身之力,冲出关隘。等待我的,是一场艰难的行进之路,翻越台塬,爬坡过坎。我在心里默念,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总干渠、汉村隧洞、洛河渡槽、北干渠、广袤农田……


      一路蜿蜒而来,一路慨叹万千,我是一滴水,是这巨大洪流中的微粒,挟着心中一个小小的良愿,我愿顺流而下,我愿逆流而上,顺逆间领略粮棉杂果的生发、籽实饱满。

      这一路,我深入灌区的田间,嗅到黄土的坚实与坚忍,它聚集起大地精髓,让种子安驻,让根须深扎,让四野斑斓;这一路,我栖身于陌上树下,与青禾耳语,与鸟雀对话,眼见物产丰华;这一路,我与四季并肩,干涸的物候不再是打不破的瓶颈,二黄之水天上来,我以滴水之力,见证并参与了一个灌溉工程造福于民的伟大。

      我是一滴水,历经了一场与干旱的抗争,始知人定胜天并非神话;我是一滴水,历经了一场生命的轮回,始知人与自然的协同呼应才使万物荣发。当我深深潜入黄土厚壤,这一程山水一程歌的行进之旅帷幕落下。

      我是一滴水,沧海一粟般落在昆仑脚下。那水泊清流是我的故乡,不如归去,再看一次我来的地方。我依然记得大河上空的云影,这次,不如让我化作水雾,浮游云上,俯瞰我思惦之地的雄壮。

       我看到了那起伏的峰峦,青山如黛,脉脊颀长;我看到了那熟悉的“五朵金花”,我也曾在其间旋舞,欢乐到几近忘却此行的方向;我看到了那落差巨大的北干泵站,如苍龙贴壁攀爬;我看到了洛河近旁的渡槽,虹霓般贯穿横卧,吞吐吸纳;我看到了田畴万顷秋果春花,一片碧绿,一片盈白,一片嫣红如霞;我看到了农人眉目的舒展,笑语喧哗;我看到了曾经熟悉的场景,惊诧于我只是一滴水,何以在奔向田园时能量巨大?原来,这就是那是二黄工程的智慧,得前贤探求,得后辈奋发。

      我是一滴水,我想从西方的金石之地再次出发,在母亲河浩浩荡荡的行进里,再一次向这里抵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公安机关备案号: 61010202000160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