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井

秦水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秦水文化

西安老井

时间: 2021-03-19 10:27 来源: 刘驰军

水是生命之泉。井,作为人类铭刻于大地的印迹,是秦人乃至华夏民族饮水的重要来源,曾经是先辈生产生活的必需,与人息息相关。考古发现,西安现存的古井,可追溯至西周,长达三千多年历史,沣西张家坡西周遗址中,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就发现8口水井,至于唐、宋、明、清的井,更是不知其数,更多地则是近现代开挖的。深邃地沉入地下,沉静地仰望天空,古城西安周边的水井,植入了历史积淀和文化,浓缩了人文历史,与生民在这里共生、互融。

井,曾是民生之源。井的历史,就是一部社会进步发展史;井台边的生活,是城市风貌、本地世风,是物质文化与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存的古井,有象征宗教的寺庙水井,有象征德政的官井,有象征市井生活的私井,有象征生民生产的灌溉水井,有象征婚姻爱情的水井。饮水思源,感念先辈,这一口口记载岁月更迭的老井,滋养了大西安的血脉风水,惠泽了五谷丰登,哺育了万物生灵,谱写了古城文明的神奇辉煌。

井,曾是古城之脉。先于城市出现的老井,象是城市文明的活化石。西安,作为华夏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因历史上13个王朝之都的加持、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老井,是古城文脉上的眼睛,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厚重与淳朴:沣西张家坡西周遗址中发现的8口水井,有的深达9米;隋唐长安,水网虽纵横交织,考古学家却在临近古渠处,发现隋唐水井遗迹;西安的甜水井,其历史可追溯到唐开元年间,西门大井为清乾隆年间所掘,含光门里的甜水井街,是西安城里水质好的区域,如今大多数甜水井虽填,那泛黄的水票,向我们诉述昔日饮水的艰难。

如果说,华清路梆子井集显了宗教、王权、“西安事变”的意义,留存西门瓮城里的海眼井是封建王朝官方德政的象征,北新街七贤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的水井,彰示了革命的纪念,作为西安市目前获奖档次最高的古民居——安家小院的水井,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在民间的传承。

井,曾是乡村之魂。古井老屋,炊烟袅袅,田园牧歌的恬静,成为古今无数人心底的向往。“披裘散发,逍遥垂尽之年;凿井耕田,歌咏太平之乐”,是封建士大夫的向往;辘轳摇起的乡音,凝结在记忆深处那水井的幽深,漫漶在心田的一股甘甜,是现代人对故乡的呼唤。在农耕文明加速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在城市化迅疾发展的进程里,老井作为乡村的核心地标意义逐渐在丧失,自来水代替井水成为必然。当乡村水井渐渐消逝,当龙头轻拧就有自来水汩汩淌进寻常百姓家,从喧闹到寂静,从丰沛到枯萎,是老井的宿命,更是村庄的宿命。

井,曾是技改之新。远古先民傍水而居,由最早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是直接取用江河湖泽中的地表水,到摸索出平地凿凹打井以开发地下水资源,凿井技术的发明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凿井之由来,不仅有黄帝、炎帝、伯益等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又有考古发掘表明,中华先民在原始社会末期就能打出深六七米、径为两米的生活水井。。从古至今,井灌是农田水利的一个重要方面。沣西张家坡西周遗址中发掘的8口水井,有的深达9米。如此密集的井群,表明凿井的目的,除了饮用外,可能还用作灌溉水源。世界第八奇迹——兵马俑的发现,就源于临潼农民杨志发1974年挖掘水井时,偶然发现的。在古城多处考古现场,都曾挖掘出古井。

在井的发展史上,提水设备的更新和发展占有重要地位。桔槔大概是古人最早发明的提水工具,后又发展用滑轮提水工具、辘轳提水。立式水车的发明,实现无间歇汲水,更进一步提高了汲取井水的效率。

近现代以来,随着打井技术水平的提高,深层地下水逐渐被开发出来,机电井成为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设施,提水机械则采用抽水量极大的机电水泵,充分开发利用了深层地下水,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的保证率,大幅增加了灌溉面积,从而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近年来,凿井技术有了更新,机械打井代替了人工开挖。截至2016年末,全市共有机井133828眼,有152.43千公顷耕地依靠井灌,占全市设施灌溉面积的80%以上。

井,曾是爱情之鉴。历史上与爱情有关的井,鲜有圆满的结局,更多是以悲剧收场。“美人伤离别,汲井常待晓。愁因辘轳转,惊起双栖鸟”,传说中的生命湮灭,每一口井都承载起一段风花雪月的记忆,而这记忆让我们知道,昨天并未走远。无论是华清池畔的唐井、寒窑的三姐泉,还是穆柯寨的水井、渭河滩的鸳鸯井等,都已与本地辉煌的人文历史融为一体,让我们在纷繁的世事中,从老井所折射的一线水光里,来品味爱的深沉,感受情的悠长。

风雨侵蚀,斑驳痕迹。有些记忆不会被风尘湮没,这一口口老井,以水为生命基因,把顽强融入古城,拉近着时空,映衬着历史,在古城厚重的坐标中,成为镶嵌于地表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于浓缩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因一些老井,消逝在历史浩瀚的烟尘里,更多的老井,仍然深埋于地下,西安的老井数量不可考。

当我们竭力挖掘老井故事,读着若干年前先民的生产、生活的片段,仿佛就在重读他们的人生,继承着如何与西安的这方水土和谐共处的秘诀。

一口口曾养育先辈的老井,与这个古老的城市一道,穿过岁月,诉说着前尘,让我们最终发现,抛开一切世俗生存的附加,老井更接近我们所坚守的初心,向善、向美、向真。

四季轮回,生命交替,老井让我们最终明白,纪念是拥有的另外一种形式。这样的纪念,关乎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归向哪里去。

老井,岁月留下的这些痕迹,铸就了生命的福祉,嵌入我们的灵魂,就这样散发着光彩,一代代传承。

历史不可复制,人物可以穿越。老井是静止不动的,人是律动的,或许我们的形体背井离乡,但是情感,永远不曾寄迹他方。

西安老井,给了我们这种寄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水利厅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Shaanxi Provinc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主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备案编号: 陕ICP备19016449号 网站标识码: 6100000039 公安机关备案号: 61010202000160

地址: 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邮编: 710004 电话: 029-61835268 邮箱: sxsl_2010@163.com